词语吧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赤松子

赤松子

淮南子.齐俗训》:“今夫王乔、赤诵子,吹呕呼吸,吐故内新,遗形去智,抱素反真,以游玄眇,上通云天。”(按,赤诵子即赤松子)旧题汉.刘向《列仙传.赤松子》:“赤松子者,神农时雨师也。服水玉以教神农,能入火自烧,往往至昆仑山上,常止西王母石室中,随风雨上下,炎帝少女追之,亦得仙俱去。至高辛时复为雨师。今之雨师本是焉。”

赤松子,是古代传说中的仙人,为神农时的雨师。后用为咏仙人之典。

唐.陈子昂《春日登金华观》诗:“还疑赤松子,天路坐相邀。”唐.杜甫《寄韩谏议》诗:“似闻昨者赤松子,恐是汉代韩张良。”


【典源】 汉·刘向《列仙传》:“赤松子者,神农时雨师也。服水玉,以教神农,能人火自烧。往往至昆仑山上,常止西王母石室中,随风雨上下。炎帝少女追之,亦得仙俱去。”《元和郡县图志·婺州金华县》:“金华山,在县北二十里。赤松子得道处。” 《太平寰宇记》:“金华县有赤松涧,赤松子游金华山,以火自烧而化,故山上有赤松之祠。”

【今译】 赤松子是神话传说中的仙人,神农时为雨师,服食水玉,能够在火中自烧。曾西游昆仑山,与西王母交往,随风雨上下。他曾游金华山,得道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指仙人; 或指修道事。

【典形】 赤松、赤松家、赤松子、乔松、松乔、松子、隐金华、松子排烟、招松乔、追松乔。

【示例】

〔赤松〕 唐·李白 《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》:“落帆金华岸,赤松若可招。”

〔赤松家〕 唐·孟浩然《宴梅道士山房》: 忽逢青鸟使,邀入赤松家。”

〔赤松子〕 宋·苏轼《金山妙高台》:“我欲乘飞车,东访赤松子。”

〔乔松〕 宋·苏辙《游庐山·简寂观》:“乔松定有藏丹处,大石仍前拜斗余。”

〔松乔〕 三国·曹植《神龟赋》:“黄氏没于空泽,松乔化于扶木。”

〔松子〕 魏·阮籍《咏怀》之四十:“安期步天路,松子与世违。”

〔隐金华〕 唐·骆宾王《夏日游德州赠高四》:“栖拙隐金华,狎道访仙槎。”


【词语赤松子】   汉语词典:赤松子

猜你喜欢

  • 王家癖

    《新唐书.王勃传》载:唐初王福畴之子勔、勮、勃、劝等皆有文才,福畴尝向韩思彦夸赞诸子,思彦戏曰:“武子有马癖,君有誉儿癖,王家癖何多邪?”后因以“王家癖”为长辈喜爱称誉子弟之典。金元好问《赠答刘御史云

  • 一张一弛

    《礼记.杂记下》:“张而不弛,文、武弗能也;弛而不张,文、武弗为也。一张一弛,文、武之道也。”孔颖达疏:“言弓一时须张,一时须弛,喻民一时须劳,一时须逸,劳逸相参。”张:拉紧弓弦。弛:放松弓弦。文、武

  • 奴颜婢膝

    奴隶的脸色和婢女的膝部动作,形容卑屈取媚的样子。晋葛洪《抱朴子.交际篇》:“以岳峙独立者为涩吝疏拙,以奴颜婢膝者为晓解当世。”并列 形容低声下气,谄媚讨好的样子。《九尾龟》68回:“在上司面前做不出的

  • 青田翁

    同“青田鹤”。明陶宗仪《辍耕录.雕传》:“闻蓬莱之巅,有胎仙焉,胎仙名鹤,号青田翁。”【词语青田翁】   汉语大词典:青田翁

  • 道南宅

    晋.陈寿《三国志.吴书.周瑜传》:“瑜长壮有恣貌。初,孙坚兴义兵讨董卓,徙家于舒。坚子策与瑜同年,独相友善,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,升堂拜母,有无通共。”周瑜把自己处在路南边一所大宅院送给孙策居住,并把孙

  • 撚髭

    同“撚须”。明凌濛初《〈二刻拍案惊奇〉小引》:“《初刻》支言俚说,不足供覆酱瓿,而翼飞胫走,较撚髭呕血、笔冢砚穿者,售不售反霄壤隔也。”清李渔《闲情偶寄.音律》:“词人之能度曲者,世间颇少。其握管撚髭

  • 白社人

    源见“洛阳社”。指隐士。唐李咸用《与刘三礼陈孝廉言志》诗:“皆期早蹑青云路,谁肯长为白社人?”【词语白社人】   汉语大词典:白社人

  • 贷粟监河

    《庄子.外物》:“庄周家贫,故往贷粟於监河侯。监河侯曰:‘诺,我将得邑金,将贷子三百金,可乎?’庄子忿然作色。监河侯,即魏文侯。庄周向魏文侯借粮,魏文侯不能救燃眉之急,却要庄周寄希望于他将来得邑金后的

  • 南征之怨

    《孟子.梁惠王下》:“《书》曰:‘汤一征,自葛始,天下信之。东面而征,西夷怨;南面而征,北狄怨,曰:奚为后我?’民望之,若大旱之望云霓也;归,市者不止,耕者不变;诛其君而吊其民,若时雨降,民大悦。”这

  • 醉倒山翁

    同“醉倒山公”。宋周邦彦《齐天乐.秋思》词:“正玉液新篘,蟹螯初荐,醉倒山翁,但愁斜照敛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