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“作霖雨”。宋范仲淹《稼穑为宝赋》:“或剖巨蚌以劳心,攻他山而竭力,在寒暑则非民之服,在饥馑则非民之食,徒闻贾祸之辱,莫见作甘之德。”【词语作甘】 汉语大词典:作甘
《周礼.夏官.大司马》:“中春,教振旅。”“中夏,教茏舍,如振旅之阵。”东汉.郑玄注:“茏舍,草止之也。军有草止之法。”“茏舍”即露宿草地,是古代军事训练的一种方式,每年夏进行一次。后遂用作训军习战的
不经约定而相遇。《穀梁传.隐公八年》:“春,宋公、卫侯遇于垂。不期而会曰遇。遇者,志相得也。”亦作“不期而遇”。其他 ①没有约定而意外地碰见。语出《谷梁传·隐公八年》:“不期而会曰遇。”宋·柳永《秋夜
见“发指眦裂”。
参见:钱昆嗜蟹
同“乞骸骨”。唐权德舆《送崔谕德致政东归》诗:“乞骸归故山,累疏明深衷。”【词语乞骸】 汉语大词典:乞骸
同“冲斗剑”。宋王禹偁《赋得南山行送冯中允之辛谷冶按狱》:“是何屈子不知己,冲斗太阿教补履。”
晋.陶潜《陶渊明集.与子俨等疏》:“常言:五六月中,北窗下卧,遇凉风暂至,自谓是羲皇上人。”“北窗下卧,遇凉风暂至”是晋.陶渊明抒写得隐居自然之乐的情趣。后用为咏隐居恬淡安闲生活之典。唐.陈子昂《群公
比喻杀敌。唐李贺《送秦光禄北征》诗:“内子攀琪树,羌儿奏落梅。今朝擎剑去,何日刺蛟回。参见:○斩蛟
古代贵官的马以玉作为饰物,行走时玉饰撞击发出响声,这种声音被称为鸣珂。鸣珂的里巷。此典用以形容居官显赫,或以之赞美别人的乡里。简称“鸣珂”。典出唐张嘉贞兄弟事迹。张嘉贞(666-729年),蒲州猗氏(