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醉吐相茵

醉吐相茵

相茵:丞相乘坐的车上铺的垫子。西汉丞相丙吉(?-前55年)字少卿,鲁国(今山东曲阜)人。丙吉对待下属官吏宽宏仁爱,掩过扬善。丙吉的随员驾车吏嗜好喝酒,常擅离职守去贪杯。有一次他随丞相丙吉外出,饮醉后在丙吉的车上呕吐。主管官员向丙吉禀报,准备把此人驱逐走,另换别的车佚。丙吉说:“只因为醉酒的过失就赶走他,使他在社会上无法容身。不过是把丞相车垫弄脏了这样的小过错,你宽容一下就算了。”于是,此人就没被辞去,后来还立了军功。后以此典写醉后的过失,或为咏宽宏大量,不计人过的典故。

【出典】:

汉书》卷74《丙吉传》3146页:“(丞相丙吉)于官属掾史,务掩过扬善。吉驭吏耆酒,数逋荡,尝从吉出,醉呕丞相车上。西曹主吏白欲斥之,吉曰:‘以醉饱之失去士,使此人将复何所容?西曹地忍之,此不过污丞相车茵耳。’遂不去也。”

【例句】:

北周·庾信《周上柱国普屯威神道碑》:“允袭峻德,钦明审谕;不吝车茵,谁言温树。” 唐·王维《故太子太师徐公挽歌》:“犹思御朱辂,不惜污车茵。” 唐·羊士谔《腊夜对酒》:“传觞称厚德,不问吐车茵。” 唐·白居易《和刘汝州酬侍中长句》:“朱门陪宴多投辖,青眼留欢任吐茵。” 唐·元稹《送复梦赴韦令幕》:“西曹旧事多持法,慎莫吐他丞相茵。” 唐·段成式《和徐商贺卢员外赐绯》:“莫辞倒载吟归去,看欲东山又吐茵。” 宋·苏轼《大寒步至东坡赠巢三》:“故人千钟禄,驭吏醉吐茵。” 宋·黄庭坚《思亲汝州作》:“车上吐茵元不逐,市上有虎竟成疑。” 宋·张耒《戒醉》:“醉吐相茵君勿恃,丙公遗事久寥寥。” 宋·洪适《点绛唇·别帅宪》:“天末相逢,醉中不讶车茵污。” 宋·韩元吉《满江红》:“丞相车茵端未惜,孟公好客聊无客。” 宋·陆游《舟过玉津》:“莫倚诸公容此老,西曹那许吐车茵。” 清·宋琬《金太傅斋中赏牡丹》:“欲扫东门依幸舍,醉归恐污相君车。” 清·唐孙华《哭座主宛平王文靖公》:“闲有亲朋偕赌墅,醉从狂客吐车茵。” 清·袁枚《归舟回泊锡山喜晤拙修少宰别后却寄四十韵》:“再踏天街雪,重污相车茵。” 清·赵翼《秋帆制府挽诗》之4:“虚烦为我高悬榻,不及从公醉吐茵。”


【词语醉吐相茵】  成语:醉吐相茵汉语词典:醉吐相茵

猜你喜欢

  • 投枣掷栗

    《南史.萧琛传》载:梁武帝萧衍在西邸时,与琛是旧交,琛在梁历任左户(度支尚书的属官,掌管境内的计帐户籍等事)、度支二尚书(朝廷掌管财政收支的官)、侍中(侍从皇帝,出入宫庭,司应对顾问之事。至魏晋后,实

  • 书仙籍

    参见:通仙籍

  • 马鹿易形

    源见“指鹿为马”。比喻颠倒是非,混淆黑白。《后汉书.崔琦传》:“不能结纳贞良,以救祸败,反复欲钳塞士口,杜蔽主听,将欲使玄黄改色、马鹿易形乎?”见“指鹿为马”。《后汉书·文苑传上·崔琦》:“不能结纳贞

  • 言可复也

    复:实行。 表示诺言能够兑现。语出《论语.学而》:“有子曰:‘信近于义,言可复也。’”朱熹集注:“复,践言也。”唐.张九龄《敕授十道使》:“朕所设官,以待能者。朝之优秩,必归令誉。言可复也,宜副朕怀

  • 法令滋章,盗贼多有

    滋:愈加。章:同“彰”,严明。 法令规定再严明,盗贼还是接连出现。 表示消灭盗贼,不能单靠严刑峻法。语出《史记.酷吏列传.序》:“老氏称‘上德不德,是以有德,下德不失德,是以无德。法令滋章,盗贼多

  • 阒其无人

    阒( ㄑㄩˋ qù )其:阒然,寂静貌。 寂静得像没人一样。也表示空无一人。语出《易.丰》:“窥其户,阒其无人。”三国.魏.王粲《登楼赋》:“原野阒其无人兮,征夫行而未息。”晋.潘岳《怀旧赋》:“

  • 三折之肱

    源见“三折肱为良医”。喻指经验,良方。《西游记》六九回:“见你君臣出榜招医,是我大施三折之肱,把他相思之病治好了。”见“三折肱为良医”。《西游记》70回:“见你君臣出榜招贤,是我大施~,把他相思之病治

  • 文人相轻

    《文选》卷五二,三国魏曹丕《典论.论文》:“文人相轻,自古而然。傅毅(后汉茂陵人,字武仲,博学能文)之于班固(后汉安陵人,字孟坚,九岁能属文,及长,博贯载籍,续其父班彪所著《汉书》),伯仲之间(即指在

  • 不阿其所好

    见〔污不至阿其所好〕。

  • 槐火

    古代钻木取火,所用木头四季不同,一年轮一遍,叫“钻燧改火”,冬天用槐木或檩木,称“槐火”。《论语.阳货》:“钻燧( ㄙㄨㄟˋ suì 碎)改火。”汉代马融注:“冬取槐檩之火。一年之中,钻火各异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