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见“中流击楫”。赞美晋祖逖誓死收复失地廓清中原的壮烈气概。北周庾信《拟连珠》:“是以刘琨之英略,莫知自免;祖逖之慷慨,裁能渡河。”
宋朱熹《通鉴纲目.汉纪》:“戊寅五年,莽大夫扬雄死。”扬雄本仕汉,王莽篡汉称帝后,雄转而仕莽为大夫。后因以“莽大夫”喻斥变节者。清戴名世《读〈扬雄传〉》:“《离骚》可反,而莽大夫亦可为矣。”顾徐《咏古
比喻富于经验的人能够在工作中起引导作用。春秋时期,管仲、隰朋二人随同齐桓公北伐孤竹,春天出征,到冬天才返师回国。由于历时较久,归国途中迷了路。管仲出主意说,老马的智慧是可以用的。于是将老马放在前面带路
《韩非子.内储说下》:“狡兔尽则良犬烹,敌国灭则谋臣亡。”比喻事情成功以后抛弃、杀害有功之臣。汉.司马迁《史记.淮阴侯列传》:“狡兔死,良狗烹;高鸟尽,良弓藏;敌国破,谋臣亡。”并列 捕获到了兔子,猎
源见“支床龟”。谓受困不得志。清曾国藩《地用莫如龟》诗:“从短翻弃长,惜哉支床足!”
晋.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:“南阳刘子骥,高尚士也。闻之欣然规往,未果,寻病终。后遂无问津者。”《晋书.隐逸传.刘驎之传》:“刘驎之字子骥,南阳人,……好游山泽,志存遁逸。”晋时南阳刘子骥为高人雅士。陶潜
宋.释普济《五灯会元》:“圆智举东坡诗‘溪声便是广长舌,山邑岂非清净身’,曰:‘若不到此田地,如何有这个消息?’此菴曰:‘是门外汉耳。’”宋.苏东坡于元丰七年(公元1084年)由黄州赴汝州途中,曾游庐
源见“塞翁失马”。喻因祸得福。《旧唐书.萧瑀传》:“太宗尝谓房玄龄曰:‘萧瑀大业之日,进谏隋主,出为河池郡守。应遭剖心之祸,翻见太平之日。北叟失马,事亦难常。’”主谓 比喻坏事不一定坏,有时可以变为好
同“韩康药”。元刘汶《赠刘禹玉》诗:“厌垂君平帘,懒卖伯休药。”
源见“秦穆杀三良”。指贤良遭残害。柳亚子《哭邓择生》诗:“举幡太学惨舆尸,《黄鸟》歼良又此时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