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铁网珊瑚

铁网珊瑚

原为从海中摘取珊瑚的方法,后用以比喻搜罗人材或奇珍异宝。出自拂菻国之习俗。拂菻(lǐn檩)国,古国名,隋唐时期指东罗马帝国及其所属西亚地中海沿岸一带。据载,其国海中有珊瑚洲,珊瑚生在海底磐石上,刚形成时白如菌,一年后呈黄色,三年后变红色,枝格交错,高三、四尺。当地人乘大船,将铁网坠入水底,绞住珊瑚的根后,便将铁网系在船上,绞而出之。如不及时取出,即腐烂。

【出典】:

新唐书》卷221下《西域下·拂菻传》6261页:“海中有珊瑚洲,海人乘大舶,堕铁网水底。珊瑚初三磐石上,白如菌,一岁而黄,三岁赤,枝格交错,高三四尺。铁发其根,系网舶上,绞而出之,失时不取即腐。”

【例句】:

唐·李商隐《碧城》:“玉轮顾兔初生魄,铁网珊瑚未有枝。” 唐·皮日休《太湖石·出鼋头山》:“白丁一云取,难其网珊瑚。” 宋·苏轼《程德孺惠海中柏石》:“未欲连车收薏苡,肯教沉网取珊瑚。” 明。高启《太湖石》:“初疑鬼怪离洞府,珊瑚铁网相勾连。” 清·唐孙华《榜发浙中才士之未荐者》:“收采难穷董泽蒲,可能一网尽珊瑚。” 清初·天花藏主人《两交婚》4回:“黎青道:‘妾闻觅珊瑚者,设铁网于海底;希甘露者,树金茎于云中;求骏马者,死马骨且买来,小姐能开社几时,怎便如此性急。’”


述宾 比喻广泛搜罗人才与珍奇。唐·李商隐《碧城》:“玉轮顾兔初生魄,~未有枝。”△褒义。多用于情状方面。


【典源】《新唐书·拂菻国传》:“拂菻(lin),古大秦也,居西海上,一曰海西国。……海中有珊瑚洲,海人乘大舶,堕铁网水底。珊瑚初生磐石上,白如菌,一岁而黄,三岁赤,枝格交错,高三四尺。铁发其根,系网舶上,绞而出之。”

【今译】 拂菻国,古称大秦 (即罗马帝国),因在西方,又称海西国。那里海中有珊瑚洲,海上渔人乘大船,将铁网堕入水底。珊瑚生长在磐石之上,起初白如菌类,一年后变黄,三年后变赤,枝节交错,高三四尺。铁网拉断其根,挂在网上,绞动网而带出水面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指搜求奇珍异宝;也比喻网罗人才; 或咏珊瑚。

【典形】 沉网取珊瑚、珊瑚铁网、铁罗、铁网珊瑚、铁网愁、纲珊瑚、一网尽珊瑚、金铃悬网、拔珊瑚、铁网深笼、举网珊瑚、珊瑚沉绿、罥珊瑚。

【示例】

〔沉网取珊瑚〕 宋·苏轼《程德孺惠海中柏石》:“未欲连车收薏苡,肯教沉网取珊瑚。”

〔珊瑚铁网〕 明 ·高启 《太湖石》:“初疑鬼怪离洞府,珊瑚铁网相钩连。”

〔铁罗〕 明·袁宏道《卫河道和丘长孺惜别》:“珊瑚百尺根株老,不信天家无铁罗。”

〔铁网珊瑚〕 唐·李商隐《碧城》:“玉轮顾兔初生魄,铁网珊瑚未有枝。”

〔铁网愁〕 明·袁宏道《甲辰会榜题名至时》:“珊瑚未尽铁网愁,霜蹄暂蹶麒麟吼。”

〔网珊瑚〕 唐·皮日休《太湖石·出鼋头山》:“白丁一云取,难其网珊瑚。”

〔一网尽珊瑚〕清·唐孙华《榜发浙中才士之未荐者》:“收采难穷董泽蒲,可能一网尽珊瑚。”


【词语铁网珊瑚】  成语:铁网珊瑚汉语词典:铁网珊瑚

猜你喜欢

  • 同归而殊途,一致而百虑

    途:途径。致:趋向,目标。 归宿尽管相同,但所走的途径各异;目标虽只一个,但思虑却可多至百种。 比喻得到相同的结果,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。语出《易.系辞下》:“天下何思何虑?天下同归而殊途,一致而百

  • 辽东豕

    用以讥笑孤陋寡闻,少见多怪,自命不凡。朱浮,字叔元,沛国萧(今江苏萧县)人。从光武帝定天下,建武初,任大将军幽州牧,驻蓟城。为了捞取声誉,对于当地名士和旧官僚,朱浮皆加意笼络。他的下属渔阳太守彭宠对此

  • 皋陶典狱

    《尚书.虞书.舜典》:“帝曰:‘皋陶,蛮夷滑夏,寂贼奸宄,汝作士,五刑有服。’”旧题汉.孔安国传:“士,理官也。”《史记》卷一《五帝纪.舜本纪》:“皋陶为大理,平,民各伏得其实。”唐.张守节《史记正义

  • 蜡丸

    古时以书状封于蜡中,防其泄漏及水湿,称“蜡丸”。《新唐书.颜真卿传》:“肃宗已即位灵武,真卿数遣使以蜡丸裹书陈事,拜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。”颜真卿:唐大臣、书法家。安禄山叛乱,他联络从兄杲卿起兵抵抗,合

  • 图穷匕首见

    同“图穷匕见”。孙中山《敬告同乡书》:“自弟有革命演说之后,彼之诈伪已无地可藏,图穷而匕首见矣。”【词语图穷匕首见】  成语:图穷匕首见汉语大词典:图穷匕首见

  • 烧牛计

    源见“火牛阵”。利用烧牛尾纵火猛攻敌方的奇计。唐汪遵《聊城》诗:“田单漫逞烧牛计,一箭终输鲁仲连。”

  • 三闾呵壁

    同“屈子问天”。三闾,指屈原。清陈维崧《念奴娇.戏题终葵画》词:“空驿啼杉,颓崖啸葛,目欲营天地。三闾呵壁,荒唐情态如是。”

  • 骊龙之魄

    源见“探骊得珠”。指骊珠,宝珠。唐王棨《缀珠为烛赋》:“司烜氏却朱火之耀,守藏吏进骊龙之魄。”

  • 虬户篠骖

    旧题宋尤袤《全唐诗话.徐彦伯》:“徐彦伯为文,多变易求新,以凤阁为鵷阁,龙门为虬户,金谷为铣溪,玉山为璚岳,竹马为篠骖,月兔为魄兔。进士效之,谓之‘涩体’。”谓作文喜用僻辞古语,故作高深。清平步青《霞

  • 馔玉炊金

    源见“食玉炊桂”。原形容物价昂贵,生活艰难;后形容生活奢华。明汤显祖《牡丹亭.劝农》:“焚香列鼎奉君王,馔玉炊金饱即妨。直到饥时闻饭过,龙涎不及粪渣香。”清洪昇《长生殿.献饭》:“寻常进御大官,馔玉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