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学习平常的知识,却能透彻了解高深的道理。语出《论语.宪问》:“不怨天,不尤人,下学而上达。”皇侃义疏:“下学,学人事;上达,达天命。”《汉书.五行志下》:“下学而上达,则诸侯怀德,士民归仁,灾消而福
参见:怀清台
犹吹毛求疵。《旧唐书.崔元综传》:“每受制鞠狱,必批毛求疵,陷于重辟。”见“吹毛求疵”。【词语批毛求疵】 成语:批毛求疵汉语大词典:批毛求疵
源见“咏史船”。指袁宏泊渚夜吟,受谢尚赏识事。唐李瀚《蒙求》:“郭文游山,袁宏泊渚。”
意谓两者相差太多,不能相提并论,或根本无法相比。公元前334年,苏秦从燕国到达赵国,向赵肃侯献六国合纵攻秦之计。他说,我私下考察天下地图,六国诸侯地盘比秦大五倍,粗略估计诸侯军队,当比秦国多十倍。六国
同“暖律吹”。宋柳永《黄莺儿》词:“园林晴昼春谁主,暖律潜催,幽谷暄和,黄鹂翩翩,乍迁芳树。”
《韩诗外传》卷一〇:“臣闻之酒入口者舌出,舌出者弃身,与其弃身,不宁弃酒乎?”酒一入口则话多,话多必有失,容易带来祸患,这样的话还不如不喝酒。后因以“酒入舌出”形容酒一入口,话就多,容易带来损失。汉.
《左传.成公九年》:“晋侯观于军府,见钟仪,问之曰:‘南冠而絷者,谁也?’有司对曰:‘郑人所献楚囚也。’使税(同“脱”)之。召而吊之,再拜稽首。问其族,对曰:‘泠人(乐官,亦作“伶人”)也。’公曰:‘
同“武安振瓦”。北周庾信《拟咏怀》:“武安檐瓦振,昆阳猛兽奔。”
同“漂母饭”。明 邵璨《香囊记.酬恩》:“漂母拯饥,曾以千金之报;翳桑饿士,犹怀箪食之恩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