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附肤落毛

附肤落毛

太平御览》卷七四四引晋 范亨《燕书》:“贾坚字世固,弯弓三石余。烈祖以坚善射,故亲试之。乃取一牛置百步上,召坚使射,曰:‘能中之乎?’坚曰:‘少壮之时,能令不中;今年已老,正可中之。’恪大笑。射发一矢,拂脊;再一矢,磨腹。皆附肤落毛,上下如一。恪曰:‘复能中乎?’坚曰:‘所贵者以不中为奇,中之何难?’一发中之。坚时年六十余,观者咸服其妙。”后以“附肤落毛”喻赋闲无正事可干。明凌濛初《〈二刻拍案惊奇〉小引》:“丁卯之秋事,附肤落毛,失诸正鹄,迟回白门,偶戏取古今所闻一二奇局可纪者演而成说,聊舒胸中磊块。”


并列 比喻赋闲没有正事可做。语本《太平御览》卷744引晋范亨《燕书》:“贾坚字世固,弯弓三石余。烈祖以坚善射,故亲试之。乃取一牛置百步上,召坚使射,曰:‘能中之乎?’坚曰:‘少壮之时,能令不中;今已年老,正可中之。’恪大笑。射发一矢,拂脊;再一矢,磨腹。皆附肤落毛,上下如一。恪曰:‘复能中乎?’坚曰:‘所贵者以不中为奇,中之何难?’一发中之。坚时年六十余。观者咸服其妙。”《〈二刻拍案惊奇〉小引》:“丁卯之秋事,~,失诸正鹄,迟回白门,偶戏取古今所闻一二奇局可纪者演而成说,聊舒胸中磊块。”△多用于人赋闲方面。


【词语附肤落毛】  成语:附肤落毛汉语词典:附肤落毛

猜你喜欢

  • 天岂丧斯文

    同“天畏丧斯文”。宋陈师道《胡士彦挽词》:“吾犹识此老,天岂丧斯文?”

  • 椎秦壮士

    源见“博浪椎”。指狙击秦始皇的张良。借指复仇勇士。清归庄《读郑所南心史》诗之七:“椎秦壮士魂犹毅,复楚孤臣骨未枯。”

  • 云表露

    《三国志.魏书.卫顗传》:“昔汉武信求神仙之道,谓当得云表之露以餐玉屑,故立仙掌以承高露。”汉武帝迷信神仙方术,于神明台上作承露盘,立铜仙舒掌以接甘露,以为和玉屑饮甘露可以延年益寿。见《汉书.郊祀志上

  • 车前八驺

    《南齐书.王融传》:“融自恃人地,三十内望为公辅。直中书省,夜叹曰:‘邓禹笑人。’行逢大?开,喧湫不得进。又叹曰:‘车前无八驺卒,何得称为丈夫!’”后因以“车前八驺”为贵族高官外出时,车马侍从众多,声

  • 坑儒烧书

    同“焚书坑儒”。《后汉书.申屠传》:“昔战国之世,处士横议,列国之王,至为拥篲先驱,卒有坑儒烧书之祸。”

  • 梦蕉

    源见“蕉鹿梦”。喻指人生如变幻莫测的梦境。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四十回:“休遗恨霸图销歇,王 谢飘零!但南朝繁华已烬,梦蕉何事重醒?”【词语梦蕉】   汉语大词典:梦蕉

  • 济川

    参见:济巨川【词语济川】   汉语大词典:济川

  • 不知为吏,习已成事

    见〔不习为吏,视已成事〕。

  • 海水一泓

    源见“齐烟九点”。指环绕中国之四海。清黄遵宪《哀旅顺》诗:“海水一泓烟九点,壮哉此地实天险。”

  • 宣室前席

    宣室:未央宫(今陕西西安市西北郊长安故城内西南)正室。前席:人在坐席上渐渐前移。此典指汉文帝在未央宫宣室内听贾谊陈述,听得入神,在坐席上渐渐前移靠近。后以此典比喻君王不重视人才;或用以抒发怀才不遇之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