辄(zhé哲):就;总是。咎(jiù救):过失;罪责。指凡有举动都会得到过失或罪责。徐继畬(yú余),字松龛(kān堪),五台(今山西五台县)人。道光六年(1826年)进士,选庶吉士,授编修,升御史。
源见“甑尘釜鱼”。谓像范丹那样,安于贫困而清节自守。清陈梦雷《赠臬宪于公》诗:“谁识范丹守,犹甘原宪贫。”
源见“东山再起”。谓造福百姓。元耶律楚材《和移刺继先韵》:“渐惊白发宁辞老,未济苍生曷敢归。”
《庄子.人间世》:“虚室生白。”陆德明释文引司马彪曰:“室比喻心。”后因以“守白”谓保持空明的心境。宋陆游《斋居书事》诗:“道室焚香勤守白,虚窗点《易》静研朱。”【词语守白】 汉语大词典:守白
同“肥遁”。《隶续.晋右军将军郑烈碑》:“蹈明哲之高尚,嘉肥?而不闷。”
源见“吴练”。形容极目远眺。清蒲松龄《登岱行》:“吴门白马望依稀,沧溟一掬堆琉璃。”【典源】《论衡·书虚》:“传书或言:颜渊与孔子俱上鲁太山。孔子东南望,吴阊门外有系白马。引颜渊,指以示之,曰:‘若见
同“羊续悬鱼”。清赵翼《镇安土风》诗:“挂鱼官阁肃,罗雀讼庭幽。”
见“操奇逐赢”。
《文选.班固〈答宾戏〉》:“慎修所志,守尔天符,委命供己,味道之腴。”李善注:“项岱曰:‘腴,道之美者也。’……桓谭《答杨雄书》曰:‘子云勤味道腴者也。’”后以“道腴”指某种学说、主张的精髓。南朝 齐
源见“守株待兔”。谓为某种利益而墨守成规。唐温庭筠《病中书怀呈友人》诗:“定为鱼缘木,曾因兔守株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