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面从后言

面从后言

尚书.益稷》:“予违汝弼(注:弼,辅正),汝无面从,退后有言。”这段话的意思是:我若违背了道义,你当以义辅正我,不要当面听顺,背后又去报怨。《史记.夏本纪》作:“女无面谀,退而谤予。”这里是帝舜对禹说的话。

后以“面从后言”指当面顺从,背后诽谤报怨的两面派行为。

汉.桓宽《盐铁论.刺议》:“子非孔氏执经守道之儒,乃公卿面从之儒,非吾徒也。”

资治通鉴.唐纪.太宗贞观六年》:“(魏征)对曰:‘昔舜戒群臣:“尔无面从,退有后言。”臣心知其非而口应陛下,乃面从也,岂稷、契事舜之意邪!’”


并列 当面顺从,背后又有意见。语本《尚书·益稷》:“予违汝粥,汝无面从,退有后言。”《三国志·蜀书·蒋琬传》:“人心不同,各如其面,所以~,古人之所诫也。”△贬义。多用于形容为人虚伪。→阳奉阴违 阳予阴夺 面誉背毁 ↔抱诚守真 心口如一。也作“面从背言”、“面从背违”。


【词语面从后言】  成语:面从后言汉语词典:面从后言

猜你喜欢

  • 驹驰

    源见“白驹过隙”。喻时光流逝。明汪廷讷《狮吼记.赏春》:“叹驹驰倏忽春归,笑蝇营孤负花前。”【词语驹驰】   汉语大词典:驹驰

  • 巫峰

    源见“巫山云雨”。指男女幽会之地。《再生缘》六六回:“他若贪生图宠幸,怎不在,天香馆里赴巫峰。”【词语巫峰】   汉语大词典:巫峰

  • 沾草恩

    参见:展草之恩

  • 七国三边

    《史记.孝景本纪赞》:“晁错刻削诸侯,遂使七国俱起,合从而西乡。”又《史记.律书》:“高祖有天下,三边外畔。”西汉王朝从高祖到景帝统治时期,曾先后遭受外部三边之患和内部七国之乱。后以“七国三边”指内忧

  • 崔蔡书

    《晋书》卷三十六(卫瓘传)引卫恒《四体书势》:“汉末又有蔡邕,采斯喜之法,为古今杂形,然精密闲理不如淳也。邕作《篆势》曰:‘……’。”“汉兴而有草书,不知作者姓名……后有崔瑗,崔寔,亦皆称工。……崔氏

  • 碎首縻躯

    见“碎首糜躯”。宋·王禹偁《又谢恩表》:“免冠伏阁,再三虑黩于天聪;~,万一冀伸于臣节。”【词语碎首縻躯】  成语:碎首縻躯汉语大词典:碎首縻躯

  • 马中龙

    《周礼.夏官.庾人》:“马八尺以上为龙。”后以高头大马,雄骏英姿而美其名曰“马中龙”。宋.苏轼《韩幹马十四匹》:“最后一匹马中龙,不嘶不动尾摇风。”

  • 覆蕉寻鹿

    源见“蕉鹿梦”。喻指人的思想愚昧糊涂。清吴趼人《〈糊涂世界〉序》:“守株待兔之举,视若不二法门;覆蕉寻鹿之徒,尊为无上妙品。”见“覆鹿寻蕉”。清·吴趼人《糊涂世界》序:“守株待兔之举,视若不二法门,~

  • 山阴鹅

    源见“换鹅书”。美称鹅。清尤侗《无酒歌》:“松江鲈鱼山阴鹅,嘉蔬鲜果台盘罗。”

  • 野人舟

    《晋书.隐逸传.郭翻传》:“(郭翻)咸康末,乘小船暂归武昌省坟墓,安西将军庾翼以帝舅之重,躬往造翻,欲强起之。翻曰:‘人性各有所短,焉可强逼!’翼又以其船小狭,欲引就大船。翻曰:‘使君不以鄙贱而辱临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