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鞠躬尽瘁

鞠躬尽瘁

鞠躬:弯下身子以示恭敬、谨慎。尽瘁:竭尽劳苦。意指不辞辛苦地献出自己的一切,三国蜀诸葛亮《后出师表》:“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。”


并列 非常恭勤崇敬,竭尽全部精力。朱苏进、胡建新《康熙帝国》:“顺治爷啊,老臣未能~,致使皇上学业荒废,老臣辜负了皇恩,愧为帝师。”△常用于表示恭谨真诚地奉献自己全部精力。→竭智尽忠。也作“鞠躬尽力”。


【典源】 《三国志·蜀书·诸葛亮传》:“五年,率蜀军北驻汉中,临发,上疏曰:‘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,今天下三分,益州疲弊,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。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,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,盖追先帝之殊遇,欲报之于陛下也……’”又裴松之注引《汉晋春秋》:“十一月,上言曰:‘先帝虑汉贼不两立,王业不偏安,故托臣以讨贼也。……凡事如是,难可逆见。臣鞠躬尽力,死而后已,至于成败利钝,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。’”

【今译】 三国时诸葛亮为复兴汉室,多次由蜀出兵,北伐中原,其间先后两次上疏,表示要“鞠躬尽力 (后版本多作‘瘁’),死而后已”,忠烈之心,溢于言表。后人称之为前后《出师表》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称誉人忠心为国,不惜精力、生命,富于献身精神。

【典形】 出师表、尽瘁心、鞠躬输诸葛、誓鞠躬、诸葛表、一表出师、诸葛大名。

【示例】

〔出师表〕 宋·陆游《书愤》:“出师一表真名世,千载谁堪伯仲间!”

〔尽瘁心〕 清·陈作霖《减字木兰花·诸葛菜》:“将星落后,留得大名垂宇宙。老圃春深,传出英雄尽瘁心。”

〔鞠躬输诸葛〕清·李载《遥赠阎古古先辈》:“鞠躬讵肯输诸葛,断指终期报贺兰。”

〔誓鞠躬〕 清·唐孙华《诸葛武侯祠》:“委寄寻前诺,艰危誓鞠躬。”

〔诸葛表〕 宋·辛弃疾《满江红·送李正之提刑入蜀》:“东北看誉诸葛表,西南更草相如檄。”


【词语鞠躬尽瘁】  成语:鞠躬尽瘁汉语词典:鞠躬尽瘁

猜你喜欢

  • 圣人之教,不肃而成

    圣人的施教,不必过分严肃,但却能够成功。语出《孝经.圣治章》:“圣人之教,不肃而成,其政,不严而治。”《资治通鉴.唐纪.太宗贞观十六年》:“魏王泰月给逾于太子,谏议大夫褚遂良上疏:‘昔汉窦太后宠梁孝王

  • 王祥卧冰

    旧时比喻子女孝顺父母。典出晋人王祥之事迹。王祥(185-269年),字休征,琅邪临沂(今山东临沂)人。东汉末年,扶母携弟,隐居三十余年。母死后,徐州刺史辟为别驾,举秀才,累迁大司农。高贵乡公曹髦时拜光

  • 鼓瓠巴瑟

    源见“瓠巴鼓瑟”。谓演奏高妙的音乐。清 黄鷟来《冬日陈桐皋招同诸公泛舟》诗:“不然或鼓瓠巴瑟,顷刻出听群游胥。”

  • 子猷清兴

    同“子猷佳兴”。宋苏轼《送戴蒙赴成都玉局观将老焉》诗:“会待子猷清兴发,还须雪夜去寻君。”

  • 山溜穿石

    山中的滴水,时闻长久可以穿石,比喻有志者只要坚持不懈,便能成功。汉代刘向《说苑.正谏》:“泰山之溜穿石,引绳久之,乃以栔木,水非石之钻,绳非木之锯也,而渐靡使之然。”栔:同“契”,刻。【词语山溜穿石】

  • 半死桐

    《文选》卷三十四汉.枚叔(乘)《七发》:“龙门之桐,高百尺而无枝,中郁结之轮菌,根扶疏以分离。上有千仞之峰,下临百丈之溪,湍流溯波,又澹淡之,其根半死半生。……使琴挚斫斩以为琴。”汉.枚乘在《七发》中

  • 杖钱

    同“杖头钱”。明顾梦游《社集天界循公房》诗:“杖钱曾不系,随意乞香厨。”【词语杖钱】   汉语大词典:杖钱

  • 一瓢喧

    源见“许由瓢”。指世间烦恼。金元好问《箕山》诗:“尚厌一瓢喧,重负宁所屑。”

  • 谢庭玉树

    同“谢庭兰玉”。清毛奇龄《示姜芑贻留别》词:“谢庭玉树,乍临风摇曳,乌衣巷里。”【词语谢庭玉树】   汉语大词典:谢庭玉树

  • 啖螬李

    源见“仲子灌园”。形容贫士穷困无食。元耶律楚材《和南质张学士敏之》之三:“人间平地风波起,反笑於陵啖螬李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