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“计日而待”。晋·常璩《华阳国志·大同志》:“事终无成,败亡可~。”【词语计日而俟】 成语:计日而俟汉语大词典:计日而俟
源见“折鼎覆?”。比喻不胜重任,败坏公事。晋袁宏《后汉纪.献帝纪二》:“太尉樊稜,司徒许相,皆窃位怀禄,苟进无耻,终无匡救之益,必有覆公折足之患。”主谓 比喻不胜重任,败坏公事。语本《易经·鼎》:“鼎
期颐:百岁。指百岁高寿。褚炤,字彦宣,河南阳翟(今河南禹县)人。少时有高尚节操,官至国子博士,辞官不做。其从兄褚公渊,宋文帝刘义隆之婿,却帮助萧道成代宋自立。褚炤深以为耻。听说褚公渊官居司徒,叹息说:
晋法显《佛国记》:“〔师子国〕多出珍宝珠玑,有出摩尼珠地,方可十里。”又《涅槃经》:“如摩尼珠,投之浊水,水即为清。”后以“摩尼珠”为宝珠。唐杜甫《赠蜀僧闾丘师兄》诗:“惟有摩尼珠,可照浊水源。”宋苏
《初学记》卷十八引晋张隐《文士传》:“祢衡有逸才,少与孔融交,时衡未满二十,而融已五十,敬衡才秀,忘年殷勤。”《后汉书.祢衡传》亦有类似记载。后因以“忘年交”指才德相契,不拘年龄、行辈而结成的知交。清
《诗.大雅.生民》:“载燔载烈,以兴嗣岁。”毛传:“兴来岁,继往岁也。”后因以“嗣岁”指来年,新的一年。宋苏轼《杭州祷观音祈晴文》:“永惟嗣岁之忧,将有流离之惧。”【词语嗣岁】 汉语大词典:嗣岁
源见“唾壶击缺”。谓发抒壮怀。清王铎《答周元亮》:“昨夜痛饮,左箫右觞,非敢如处仲击壶,而感慨悲歌,风雨鸡鸣,何啻呜咽也。”
源见“甑尘釜鱼”。指断炊。明王世贞《艺苑卮言》卷八:“颜渊箪食瓢饮……范史云釜中生尘。”偏正 釜中生鱼。明·王世贞《艺苑卮言》卷8:“颜渊箪食瓢饮……范史云~。”△多用于生活方面。→釜中生鱼 釜鱼甑尘
源见“埋蛇”。谓善行仁爱者得要职。宋朱淑真《题王氏必兴轩》诗:“埋蛇入相真堪慕,屠狗封侯岂足论?”
《论语.阳货》:“旧谷既没,新谷既升,钻燧改火,期可已矣。”何晏集解引马融曰:“《周书.月令》有更火之文。春取榆柳之火,夏取枣杏之火,季夏取桑柘之火,秋取柞楢之火,冬取槐檀之火。一年之中,钻火各异木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