餐秋菊之落英
餐:吃。落英:残落的花瓣。 以秋菊的落花为食,形容志行高洁。语出《楚辞.离骚》:“朝饮木兰之坠露兮,夕餐秋菊之落英。”宋.吴淑《草赋》:“结幽兰兮延伫,餐秋菊之落英。
餐:吃。落英:残落的花瓣。 以秋菊的落花为食,形容志行高洁。语出《楚辞.离骚》:“朝饮木兰之坠露兮,夕餐秋菊之落英。”宋.吴淑《草赋》:“结幽兰兮延伫,餐秋菊之落英。
同“阳台云雨”。宋赵彦端《鹧鸪天.上元次仲益尚书赠玉奴韵》词:“洞房不压阳台雨,乞与游人弄晚晴。”宋陈允平《垂丝钓》词:“鸳俦凤侣,重记相逢处,云隔阳台雨。花解语,旧梦还记否?”
比喻学问、技能的造诣很深,或指达到顶点。南朝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.文学》:“佛经以为,祛练神明,则圣人可致。简文云:‘不知便可登峰造极不?然陶练之功,尚不可诬。’”注引释氏经曰:“一切众生,皆有佛性。但
源见“和氏之璧”。谓冤弃英才。清尤侗《饮高念东太史斋赋呈》诗:“谁忍荆玉刖,共惜隋珠弹。”
源见“乘轩鹤”、“沐猴而冠”。乘轩之鹤,戴帽之猴。比喻滥居禄位、虚有其表之人。明刘基《驿传杭台消息石末公有诗见寄次韵奉和并寓悲感》之一:“池鱼幕燕依栖浅,轩鹤冠猴宠渥新。”并列 乘车的鹤,戴帽的猴。比
同“对影三人”。宋莫将《木兰花.月下》词:“赏酬风景无过酒。对影成三谁左右?”
源见“金铜仙人”。又三国 魏曹植《承露盘》序:“皇帝乃诏有司铸铜建承露盘,在芳林园中。茎长十二丈,大十围,上盘径四尺九寸,下盘径五尺。铜龙绕其根,龙身长一丈,背负两子。自立于芳林园,甘露乃降。”指三国
见“知无不言,言无不尽”。《明史·列传第67》:“使贤于天下之事~。”【词语知必言,言必尽】 成语:知必言,言必尽
同“巧言如簧”。元揭傒斯《病中初度》诗:“粪除心似戟,便嬖口如簧。”
同“薏苡明珠”。明贝琼《送杨九思赴广西都尉经历》诗:“明珠薏苡无人辨,行李归来莫厌穷。”并列 把薏苡当成明珠,比喻蒙受不白之冤。金·密《马伏波》:“~犹难辨,万里争教论杜龙。”△贬义。
《论语.宪问》:“桓公九合诸侯,不以兵车,管仲之力也!如其仁!如其仁!”《史记.齐太公世家》:“于是桓公称曰:‘……寡人兵车之会三,乘车之会六,九合诸侯。一匡天下。……”又晋悼公也曾九合诸侯。《左传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