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香火因缘

香火因缘

香火:旧时迷信,供奉神佛用的香和蜡烛。因缘:佛家语,即缘分。古时结盟须设香案,点燃香烛向神发誓。佛家因此称彼此意气契合为“香火因缘”,表示前世就已结盟好。后用以形容情意深切,相爱至深。陆法和,北齐人,会道术,能未卜先知,隐居于江陵百里州(今湖北江陵)。侯景之乱时,帮助梁湘东王打败并捉住了侯景的部下沈约。梁元帝任命他为都督郢州刺史,部曲数千人。元帝败灭后,陆法和进入齐朝,自号荆山居士。他在身体无病时就告诉弟子们自己的死期,到时果然死去。梁元帝时,陆法和在江夏(今湖北云梦)招兵造船,打算攻打襄阳(今湖北襄樊),进入武关(今陕西丹凤东南),梁元帝派人阻止他。陆法和说:“我是求佛的人,还不曾想追求梵天王坐处,怎会打算坐王位?只是空王佛所和你有前世的缘分,看到你将有灾祸到来,特意来救援你罢了。”

【出典】:

北齐书·陆法和传》卷32,430页“法和曰:‘法和是求佛之人,尚不希释梵天王坐处,岂规王位。但于空王佛所与主上有香火因缘,见主人应有报至,故求援耳。’”

【例句】:

唐·白居易《喜照、密、闭、实四上人见过》:“臭帑世界终须出,香火因缘久愿同。” 清·袁牧《随园书牍·答明我斋参领书》:“倘非陆法和所谓的前生有香火因缘者,何能如是。”


偏正 指彼此意气契合的缘分。香火,敬神时点燃的香烛。因缘,佛家语。意为因此物而生彼物是因,此物缘彼物而成为缘。语出《北齐书·陆法和传》:“法和是求佛之人,尚不希释梵天王坐处,岂规王位? 但于空王佛所与主上有~,见主人应有报至,故求援耳。”李劼人《大波》:“现在军中许多中下级军官,大抵都是我所招考训练而成就,不说师生关系,多少总有点~罢? 何况第三十一、二标各营,还是在我手上扩充的。”△多用于缘分方面。


【词语香火因缘】  成语:香火因缘汉语词典:香火因缘

猜你喜欢

  • 顺革

    《易.革》:“小人革面,顺以从君也。”后因以“顺革”谓改变旧态而归顺。《新唐书.南诏传上》:“〔异牟寻〕且赠皋黄金、丹砂。皋护送使者京师,使者奏异牟寻请归天子,为唐藩辅。献金,示顺革;丹,赤心也。”【

  • 灞陵桥

    同“灞桥”。宋吴文英《生查子.稽山对雪有感》词:“醉情啼枕冰,往事分钗燕。三月灞陵桥,心剪东风乱。”

  • 四鸟悲异林

    源见“桓山之悲”。喻悲叹兄弟离散。晋陆机《豫章行》:“三荆欢同株,四鸟悲异林。”

  • 鸱夷钓船

    同“鸱夷一舸”。明屠隆《綵毫记.祖饯都门》:“今日羊裘烟水,鸱夷钓船,只愁去后,烽火咸阳乱。”

  • 赵壹坎?

    《后汉书.文苑传.赵壹传》:“赵壹字元叔,汉阳西县人也。体貌魁梧,身长九尺,美须豪眉,望之甚伟。而恃才倨傲,为乡党所摈,……又作《刺世疾邪赋》,以舒其怨愤。……”东汉人赵壹怀才愤世,位止于郡吏,人生道

  • 割臂盟

    《左传.庄公三十二年》:“初,公筑台,临党氏,见孟任,从之。閟。而以夫人言,许之,割臂盟公。生子般焉。”旧称男女相爱私订婚约为“割臂盟”。《史记.孙子吴起列传》:“吴起杀其谤己者三十余人,而东出卫郭门

  • 同日而论

    犹相提并论。《史记.苏秦列传》:“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,臣人之与臣于人也,岂可同日而论哉!”《后汉书.李固传》:“明公踵伯成之高,全不朽之誉,岂与此外戚凡辈耽荣好位者同日而论哉!”见“同日而语”。《后汉

  • 兵者凶器,战者危事

    兵器是不祥之器,战争是危险之事。语出汉.晁错《言兵事疏》:“虽然,兵,凶器;战,危事也。以大为小,以强为弱,在俯仰之间耳。”唐.吴兢《贞观政要.征伐》:“房玄龄对曰:‘且兵,凶器;战,危事。不得已而用

  • 一朝天子一朝臣

    明.汤显祖《牡丹宁.虏谍》:“万里江山万里营,一朝天子一朝臣。”“一朝天子一朝臣”,原指当权者更替,下属臣僚也随之更换。近亦用指在用人问题上的团团伙伙,宗派主义。清.孔尚任《桃花扇.拜坛》:“今日结了

  • 令威仙

    源见“辽东鹤”。指得道成仙的丁令威。唐权德舆《扬州与丁仙人别》诗:“将军易道令威仙,华发清谈得此贤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