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论语.宪问》:“蘧(qú)伯玉(卫国大夫,相传他经常检查自己失误,不断改正,力求上进,所谓“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之非)使人於孔子。孔子与之坐而问焉,曰:‘夫子何为?(指伯玉)’对曰:‘夫子欲寡其过而未
战国楚.宋玉《高唐赋序》:“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,望高唐之观,其上独有云气,崪(音zú,高峻而险)兮直上(言云气像高耸险恶的山头,直冲而上),忽兮改容,须臾之间,变化无穷。王问玉曰:‘此何气也
同“同声相应”。唐萧颖士《江有归舟》诗序:“於戏!彼以我为僻,尔以我为正。同声相求,尔后我先,安得而不问哉?”季羡林《西谛先生》:“处境相同,容易引起类似同病相怜的感情;爱好相同,又容易同声相求。”见
源见“周王梦”。祝人长寿之词。宋范仲淹《老人星赋》:“实赞天灵之数,允叶华封之愿。又何必周王之梦九,而嵩岳之呼万者也。”【词语梦九】 汉语大词典:梦九
源见“仲子灌园”。谓坚守节操,隐居避世。唐张说《古泉驿》诗:“昔闻陈仲子,守义辞三公。”
《后汉书.循吏传序》:“建武十三年,异国有献名马者,日行千里,又进宝剑,贾兼百金,诏以马驾鼓车,剑赐骑士。”东汉光武帝刘秀崇尚勤俭,他下令用异国所献的千里马驾鼓车。后常用为咏大材小用之典。唐.杜甫《送
源见“夸父逐日”。指夸父弃杖化为邓林。比喻功在身后。仗,同“杖”。明张煌言《春暮怅然有作》诗:“记得古人曾化仗,邓林孤影亦参天。”【词语化仗】 汉语大词典:化仗
同“三顾茅庐”。元无名氏《醉鸟赤壁赋》一折:“你便能勾片言折狱,一语兴邦,不肯去兰省一朝登北阙,便想这茅庐三顾到南阳。”见“三顾茅庐”。元·无名氏《醉写赤壁赋》1折:“不肯去兰省一朝登北阙,便想这~到
《文选》卷二十一郭景纯(璞)《游仙诗》唐.李善注:“凡游仙之篇,皆所以滓秽尘网,锱铢缨绂,飡霞倒景,饵玉玄都。而璞之制,文多自叙,虽志狭中区,而辞无俗累。见非前识,良有以哉!”晋.郭璞著有《游仙诗》,
晋.葛洪《神仙传》卷五《泰山父老》:“汉武帝东巡狩,见老翁锄于道旁,头上白光高数尺,怪而问之。老人状如五十许人,面有童子之色,肌肤光华,不与俗同。帝问:‘有何道术?’对曰:‘臣年八十五时,衰老垂死,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