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骨肉至亲

骨肉至亲

像骨与肉那样相连的亲人。汉武帝刚即位时,大臣们都以吴楚等七个诸侯国的叛乱为戒鉴,许多人都认为晁错当时的削藩之策是正确的,而杀死晁错是冤枉。他们认为诸侯国几十座城市相连,势力过于强大,想要削弱诸侯国的势力,就屡屡揭露各诸侯国的罪错。而各诸侯王自认为自己是皇族的亲骨肉,先帝(指汉高祖刘邦)分封各皇族子弟以连城国土,使各诸侯国犬牙交错,目的是形成坚如磐石的政局啊!后以“骨肉至亲”为典,喻指有血缘关系的亲属。

【出典】:

汉书》卷53《景十三王传·中山靖王刘胜传》2422页:“武帝初即位,大臣惩吴楚七国行事,议者〔多〕冤晁错之策,皆以诸侯连城数十,泰(太)强,欲稍侵削,数奏暴其过恶。诸侯王自以骨肉至亲,先帝所以广封连城,犬牙相错者,为盘石(同“磐”,厚而大的石头,喻坚固)宗也。”

【例句】:

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吴书·周鲂传》:“目语心计,不宣唇齿,骨肉至亲,无有知者。” 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魏志·鲜卑传》:“不如还我,我与汝是骨肉至亲,岂与仇等。” 唐·房玄龄《晋书·后妃传上》:“乱曰:骨肉至亲,化为他人,永长辞兮。” 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2:“除是至亲骨肉,终日在面前的,用意体察,才看得出来。”


【词语骨肉至亲】  成语:骨肉至亲汉语词典:骨肉至亲

猜你喜欢

  • 蛟龙引子

    旧题晋.葛洪《西京杂记》卷二:“瓠子河决,有蛟龙从九子自决中逆上入河,喷沫流波数十里。”传说,蛟龙曾率九子逆河水而行,激水喷沫十分壮观。后用为咏蛟龙戏水的典故。唐.杜甫《到村》:“蛟龙引子过,荷芰逐花

  • 不图今日复见汉官威仪

    汉:原指汉朝,后也指汉族。威仪:帝王或大臣的仪仗,扈从。 汉有想到今天能重见汉朝官员的服饰礼仪。 表示人们对光复旧物的喜悦之情。语出《后汉书.光武帝纪》:“老吏或垂涕曰:’不图今日复见汉官威仪。’

  • 王毡

    同“青毡故物”。清厉鹗《至后暖雨复雪旬浃不止得诗》:“王毡既落毛,谢屐已败齿。”【词语王毡】   汉语大词典:王毡

  • 座无虚席

    原为“座无空席”。没有空着的座位。形容客人很多。典出晋王浑之事迹。王浑(223-297年),字玄冲,太原晋阳(今山西太原市)人,魏司空王昶之子。西晋代魏后为徐州刺史,迁安东将军,都督扬州诸军事,镇寿春

  • 掉文

    源见“掉书袋”。谓引经据典,卖弄文才。明无名氏《四贤记.解绶》:“〔小生丑〕请爷息怒,以小事大者,畏天者也。〔净笑介〕这官儿到会掉文,且起来作揖。”鲁迅《且介亭杂文二集.文坛三户》:“不识字人不算俗,

  • 三纸无驴

    源见“博士买驴”。谓文辞繁冗,连篇累牍而不得要领。宋陆游《题斋壁》诗:“草赋万言那直水,属文三纸尚无驴。”此例为谦称。主谓 文辞烦琐,废话连篇,不得要领。语本《颜氏家训·勉学》:“问一言辄酬数百,责其

  • 飞凫

    源见“王乔凫舄”。借指做官。唐吴筠《酬叶县刘明府避地庐山》诗:“从此罢飞凫,投簪辞割鸡。”【词语飞凫】   汉语大词典:飞凫

  • 即时一杯酒

    同“何似一杯酒”。金元好问《九月七日梦中作》诗:“六国印何如负郭二顷田,千载名不如即时一杯酒。”

  • 高歌酒市

    源见“燕市悲歌”。指侠义之士慷慨激昂的行为。唐罗隐《黄鹤驿偶题》诗:“高歌酒市非狂者,大嚼屠门亦偶然。”

  • 望夫台

    同“望夫石”。唐李白《长干行》:“十五始展眉,愿同尘与灰。常存抱柱信,岂上望夫台!”明汤显祖《牡丹亭.婚走》:“叹孤坟何处是俺望夫台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