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〔桀纣罪人,其亡也忽焉〕。
以金鸡羽毛制成的装饰品为屏障,表示特别礼待。《旧唐书.安禄山传》:“上御勤政楼,于御坐东为设一大金鸡障,前置一榻坐之,卷去其帘。”【词语金鸡障】 汉语大词典:金鸡障
同“九折坂”。宋楼钥《赵资政园梅篆》诗:“九折坡中经蜀险,八盘岭上趁朝忙。”
褎( ㄧㄡˋ yòu 又)盛服的样子。充耳:塞耳不闻。意思是指人的服饰出众,却无德行可以称颂。《诗.邶风.旄丘》:“叔兮伯兮,褎如充耳。”并列 服饰尊盛而德行不能相称。语出《诗经·邶风·旄丘》:“
源见“林宗折巾”。指林宗外出遇雨,巾垫一角事。沈昌直《清明日由家至锡途中口占》之三:“一巾折取聊遮面,想到林宗垫角时。”
形容非凡的气力。南朝宋刘峻《辩命论》: “触山之力无以抗; 倒日之诚弗能感。” 参见:○天柱折偏正 共工氏头触不周山,天柱折,地维绝。比喻无穷的力量。南朝梁·刘峻《辨命论》:“~,无以抗;倒日之诚,弗
秋毫: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。末:指秋毫的末端,是细毛的最细处。《孟子.梁惠王上》:“明足以察秋毫之末。”谓目光敏锐,连最细微的东西也看得清楚。后常用以形容人能观察入微,别具眼力。
源见“孙寿愁眉”。指女子妖冶入时的面妆。唐罗虬《比红儿诗》之四六:“殷勤为报梁家妇,休把啼妆赚后人。”宋欧阳修《长相思》词:“爱著鹅黄金缕衣,啼妆更为谁?”【词语啼妆】 汉语大词典:啼妆
《后汉书.张衡传》:“后迁侍中,帝引在帷幄,讽议左右……阉竖恐终为其患,遂共谗之。衡常思图身之事,以为吉凶倚伏,幽微难明,乃作《思玄赋》,以宣寄情志。”东汉张衡为侍中之职,当权宦官害怕衡居此职对他们不
同“鳏寡孤独”。唐李白《虞城令李公去思颂碑》:“公勗之亲邻,厄以凶事,而鳏寡惸独,众所赖焉。”【词语鳏寡惸独】 成语:鳏寡惸独汉语大词典:鳏寡惸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