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汉书.张汤传》附孙千秋事:“初,安世长子千秋与霍光子禹俱为中郎将,将兵随度辽将军范明友击乌桓。还,谒大将军光,问千秋战斗方略,山川形势,千秋口对兵事,画地成图,无所忘失。光复问禹,禹不能记,曰:‘皆
源见“鞭尸”。又《史记.季布栾布列传》:“此伍子胥所以鞭荆平王之墓也。”鞭墓,谓以鞭击墓。意在鞭挞死者,报仇雪恨。《后汉书.苏不韦传》:“〔伍子胥〕但鞭墓戮尸,以舒其愤,竟无手刃后主之报。”清顾炎武《
逸,原作佚。多指作战时采取守势,养精蓄锐,待敌人疲弱之后,乘机出击以取胜。孙子认为,对于敌人的军队,可以打击它的士气,对于敌人的将领,可以搅乱他的决心。早晨朝气饱满,中午逐渐懈怠,傍晚就疲乏思归了。所
同“唇亡齿寒”。《战国策.韩策二》:“臣闻之,唇揭者其齿寒。”鲍彪注:“揭,犹反也。”按,此谓反举其唇以向上。【词语唇揭齿寒】 成语:唇揭齿寒汉语大词典:唇揭齿寒
源见“王乔凫舄”。指仙人行踪。泛指道士的行踪。元陈旅《送毛真人南还》诗:“左乙象文令虎守,尚方凫舄背人飞。”
《水经.河水》:“河水又南得鲤鱼,历涧东入穷溪首便其源也。”郦道元注曰:“《尔雅》曰:鳣( ㄕㄢ shān 山),鲔( ㄨㄟˇ wěi 伟)也。出巩穴,三月则上渡龙门,得渡为龙矣,否则点额而还
《三国志.魏书.荀彧传》裴松之注引《三辅决录》:“康字元将,亦京兆人。……端(韦端,韦康父)从凉州牧征为太仆,康代为凉州刺史。时人荣之。”东汉末,韦端自凉州牧征为太仆,其子韦康代父继任为凉州刺史。后因
同“玉燕钗”。唐孟郊《悼亡》诗:“泉下双龙无再期,金蚕玉燕空销化。”【词语玉燕】 汉语大词典:玉燕
同“绕指柔”。唐温庭筠《懊恼曲》:“莫言自古皆如此,健剑刜钟铅绕指。”【词语绕指】 汉语大词典:绕指
排立在宫门前为皇帝作仪仗的马。喻畏祸而不敢直谏的臣子。亦称“仗下马”。出自唐李林甫之语。李林甫事迹见“弄獐”条。李林甫为了阻止百官直接向皇帝进言政事,便威胁他们说:“你们看见那些立仗马了吗?终日无声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