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黄袍加身

黄袍加身

比喻篡权夺位。黄袍:古代帝王穿的龙袍。赵匡胤(927-976年),世为涿州(今河北涿县)人,出生于洛阳(今属河南)。成年后应募从军,后周显德六年(959年),积功升殿前都检点,掌握禁军大权。同年六月,周世宗柴荣病逝,年仅7岁的幼子柴宗训即位,是为周恭帝。这时,赵匡胤兼宋州(今河南商丘)归德军节度使、检校太尉,负责京师(今河南开封市)防务。正当主少国疑之时,忽报北汉结契丹南下,赵匡胤奉命出师御敌。当晚,驻扎在陈桥驿(今开封市东北40里),其弟赵匡义与掌书记赵普等指挥将士,发动兵变,用黄袍披在赵匡胤身上,诸将皆呼为“万岁”。赵匡胤率师回京,告诫众将士对太后、皇上不可惊吓侵扰,对朝中大臣不可侵犯欺凌,对府库、百姓不可侵掠。同时又取得了后周官僚集团的支持,遂取代后周,建立了宋朝,成为北宋的开国皇帝,是为宋太祖。

【出典】:

宋史》卷1《太祖本纪》(一)3-4页:“七年春,北汉结契丹入寇,命出师御之。次陈桥驿,军中知星者苗训引门吏楚昭辅视日下复有一日,黑光摩荡者久之。夜五鼓,军士集驿门,宣言策点检为天子。或止之,众不听。迟明,逼寝所,太宗入白,太祖起。诸校露刃列于庭,曰:‘诸军无主,愿策太尉为天子。’未及对,有以黄衣加太祖身,众皆罗拜,呼万岁,即掖太祖乘马。太祖揽辔谓诸将曰:‘我有号令,尔能从呼?’皆下马曰:‘唯命。’太祖曰:‘太后、主上,吾皆北面事之,汝辈不得惊犯;大臣皆我比肩,不得侵凌;朝廷府库、士庶之家,不得侵掠。用令有重赏,违即孥戮汝。’诸将皆载拜。肃队以入。……”“太祖进登明德门,令甲士归营,乃退居公署。有顷,诸将拥宰相范质等至,太祖见之,呜咽流涕曰:‘违负天地,今至于此!’质等未及对,列校罗彦瑰按剑厉声谓质等曰:‘我辈无主,今日须得天子。’质等相顾,计无从出,乃降阶列拜。召文武百僚,至晡,班定。翰林承旨陶谷出周恭帝禅位制书于袖中,宣徽使引太祖就庭,北面拜受已,乃掖太祖升崇元殿,服衮冕,即皇帝位。”

【例句】:

元·张宪《陈桥行》:“殿前点检作天子,方颐大口空诛死。重光相荡两金乌,十幅黄旗上龙体。” 清·陈忱《水浒后传》1回:“殿前点检作天子,陈桥兵变回京师;黄袍加身御海宇,五代纷事从此止。” 近代陶菊隐《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》16章:“而袁(世凯)此时既然找不到更好的工具,又急于要黄袍加身……也就不再反对他出面来组织研究帝制的团体了。”


主谓 把黄袍加在身上,即登上帝位。《续资治通鉴长编》卷1:“诸将已擐甲执兵,直扣寝门曰:‘诸将无主,愿策太尉为天子。’太祖惊起披衣,未及酬应,则相与扶出厅事,或以黄袍加太祖身,且罗拜庭下称万岁。”《水浒后传》1回:“~御海内,五代纷争从此止。”△多作褒义。用于指登上帝位。也作“黄袍加体”。


【词语黄袍加身】  成语:黄袍加身汉语词典:黄袍加身

猜你喜欢

  • 裁袙腹

    《玉台新咏》卷九南朝.梁.王筠《行路难》:“情人逐情虽可恨,复畏边远乏衣裳。已缫一茧摧衣缕,复捣百和熏衣香。犹忆去时腰大小,不知今日身短长。裲裆双心共一袜,袙複两边作八撮。襻带虽安不忍缝,开孔裁穿犹未

  • 乐此不疲

    形容一个人做自己所喜欢的事,着了迷,即使很辛苦,也不感觉劳累。刘秀(公元前5年-公元57年)南阳蔡阳(今湖北枣阳)人。汉高祖刘邦九世孙。王莽当政末年,与兄刘縯起兵反王莽。公元25年建东汉政权,定都洛阳

  • 汉阴抱瓮

    同“汉阴灌园”。清王士禄《水龙吟.羁所自寿》词:“更汉阴抱瓮,忘机用拙,泊如也,无馀好。”【典源】 《庄子·天地》:“子贡南游于楚,反于晋,过汉阴,见一丈人方将为圃畦,凿隧而入井,抱瓮而出灌,搰(ku

  • 蹊牛

    同“蹊田夺牛”。柳亚子《八月二十七日明思文皇帝殉国忌辰也读巢南诗即题其后》:“何时逐鹿驱元顺?此日蹊牛怨楚庄。”【词语蹊牛】   汉语大词典:蹊牛

  • 谢公妓

    源见“东山携妓”。指游乐逍遥的陪伴女。唐皮日休《奉献致政裴秘监》诗:“黄菊陶潜酒,青山谢公妓。”

  • 春胜

    即春旛,幡胜,“胜”是古代妇女的首饰。春胜是旧时立春戴的。唐代段成式《酉阳杂俎》:“立春日,士大夫之家剪纸为小旛,或悬于佳人之首,或缀于花下,又剪为春蝶、春钱、春胜以戏之。”宋代孟元老《东京梦华录》:

  • 覆巢毁卵

    鸟巢被翻,鸟蛋被毁。比喻遭受灭门之祸,无一幸免。《战国策.赵策四》:“臣闻之:有覆巢毁卵而凤皇不翔,刳胎焚天而骐驎不至。”《史记.孔子世家》:“竭泽涸渔则蛟龙不合阴阳,覆巢毁卵则凤凰不翔。”亦作“覆巢

  • 具庆

    《诗.小雅.楚茨》:“尔殽既将,莫怨具庆。”郑玄笺:“同姓之臣,无有怨者,而皆庆君,是其欢也。”后因以“具庆”称君臣同欢。唐白居易《答百寮〈谢许追游集宴表〉制》:“今四表无事,三农有年,思与群情,同其

  • 清流

    源见“白马清流”。喻指清正有德之士大夫。清王士禛《郭有道碑》:“至竟清流解亡国,望门投止是何人?”【词语清流】   汉语大词典:清流

  • 金玉其外,败絮其中

    明.刘基《诚意伯文集.卖柑者言》(卷七):“杭有卖果者,善藏柑,涉寒暑不溃,出之烨然,玉质而金色,……剖之,如有烟扑口鼻,视其中,则干若败絮。”有人责怪他是骗人,卖柑者笑道,“‘观其坐高堂,骑大马,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