丁呵儿
即登牙侬。今马来西亚马来半岛东岸瓜拉丁加奴。《元史·外夷·马八儿等国》:至元二十三年(1286),马八儿、丁呵儿等国“皆遣使贡方物”。
即登牙侬。今马来西亚马来半岛东岸瓜拉丁加奴。《元史·外夷·马八儿等国》:至元二十三年(1286),马八儿、丁呵儿等国“皆遣使贡方物”。
在东汉雒阳城广阳门外,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西南。《后汉书·南匈奴列传》 载: 汉安二年 (143),“诏太常、大鸿胪与诸国侍子于广阳门外祖会,飨赐作乐,角抵百戏。顺帝幸胡桃宫临观之”。
在今四川德昌县西南宽裕乡东。民国《西昌县志》:“县属宽裕场之东名八角厂者,产黄金。”
即玄贞观。在今辽宁盖州市城内西大街。
在今四川城口县西。清道光《城口厅志》卷4:系马坪“距厅七十里。坪在山上,极宽敞,四面皆悬岩。嘉庆元年,白莲教倡乱,领首冯啟贵、孙老五等乌合数千人居其上”。
在今河南沈丘县西北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王凌传》:嘉平三年(251),司马宣王将中军乘水道讨凌,“大军掩至百尺逼凌”。即此。《水经·沙水注》:谷水“又东南流注于颍,谓之交口,水次有大堰,即古百尺堰也”。
旧址在今福建石狮市东。其塘上接清源山诸境及东湖之水,下流达于晋江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泉州晋江县: “东一里有尚书塘,溉田三百余顷,贞元五年刺史赵昌置,名常稔塘,后昌为尚书,民思之,因更名。” 明时已
①在今辽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南,为大凌河支流。《辽史·地理志》 利州阜俗县: “唐末,契丹渐炽,役使奚人,迁居琵琶川,统和四年置县。”即此。②在今四川盐源县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贞元七年 (791
明置,在今广西崇左县东北四十里左江北岸叫巷村。
在今福建同安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9同安县: 洪盐泉 “在县东东山浮洋中, 海潮所不到。每风日晴明,辄有小泉自沙土中出,乡人取而淋之,可煎成盐”。
明洪武十五年(1382)改韦番蛮夷长官司置,属贵州卫。治所在今贵州惠水县西南十里。正统三年(1438)改属贵州宣慰司。后属定番州。清以后废。元置,治今贵州省惠水县西南韦番司。属八番顺元宣慰司。明属定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