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里井
在今河北河间市南七里。《旧唐书·窦建德传》:大业十三年(617),“隋遣右翊卫将军薛世雄率兵三万来讨之,至河间城南,营于七里井”。即此。
在今河北省河间市界。《资治通鉴》:隋大业十三年(617年),炀帝诏涿郡留守薛世雄讨李密,“行至河间,军于七里井”,为窦建德袭破。胡三省注:“七里井,盖其地去河间七里,故名。”
在今河北河间市南七里。《旧唐书·窦建德传》:大业十三年(617),“隋遣右翊卫将军薛世雄率兵三万来讨之,至河间城南,营于七里井”。即此。
在今河北省河间市界。《资治通鉴》:隋大业十三年(617年),炀帝诏涿郡留守薛世雄讨李密,“行至河间,军于七里井”,为窦建德袭破。胡三省注:“七里井,盖其地去河间七里,故名。”
西汉置,属琅邪郡。治所在今山东临朐县东南六十里。俗名城头。吕后二年(前186)封齐悼惠王子刘章为朱虚侯,即此。后改为县。东汉属北海国。西晋属东莞郡。南朝宋属平昌郡,移治今临朐县东。北齐废。《史记·吕太
在今浙江舟山市定海区城关镇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2宁波府定海县“柯梅岭”条:“邵岙在(舟山)所东北,其相近者曰吴家山,亦皆倭贼据守处也。”即“东山(2)(5)”。
在今云南昌宁县西北枯柯乡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8顺宁府: “ 《志》 云,府境旧有顺宁观音、水井、牛街、锡铅、右甸、枯河六驿,皆土驿丞司之。”
在今陕西高陵县西十里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武德元年 (618),“车驾幸周氏陂,过故墅”。胡注:“故墅,在高陵县西十里店,上旧所居也。武德六年,名龙跃宫。”在今陕西省高陵县西。唐武德元年(618年)高祖
西汉宣帝封赵顷王于广汉为桑中侯,属常山郡。治所在今河北平山县东南。东汉废。《水经·浊漳水注》: 桃水 “南径蒲吾县故城西,又东南流径桑中县故城北,世谓之石勒城。盖赵氏增城之,故擅其目,俗又谓之高功城”
在今四川三台县西南鲁班镇。民国 《三台县志》 卷1: 鲁班桥场 “距城八十里。雍正八年建。通上省大路”。
①东汉永平十七年(74)改天水郡置,治所在冀县(今甘肃甘谷县东)。辖境相当今甘肃定西、陇西、礼县以东,静宁、庄浪以西,黄河以南,嶓冢山以北地。三国魏复名天水郡。②北魏太平真君五年(444)置,属南秦州
在今河南邓州市南七十里。《左传》: 僖公二十五年(前635),“秦人过析隈”。杜注: “析为楚邑……隈其隐蔽处也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5邓州: “今州有析隈山,俗讹为厮隈山。”
亦作干沟铺塘。即今湖北宣恩县南十里干沟河西岸和平乡。清同治《施南府志》卷6《村集》:“干沟塘,(宣恩县)治南十五里。”
明置,在今甘肃张掖市南四十里。《皇明职方地图》中卷甘肃边镇图有拒敌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