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万年寺

万年寺

①唐建。在今浙江天台县西北六十里。《徐霞客游记·游天台山日记》:崇祯五年(1632)四月十八日,“五峰围拱中得万年寺,去护国三十里矣。万年为天台西境,正与天封相对,石梁当其中,寺中古杉甚多”。

②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四十里峨眉山观音岭下。创建于东晋隆安年间,名普贤寺。唐乾符三年(876)重建,改名白水寺。宋名白水普贤寺。明名圣寿万年寺。为峨眉山最著名的古寺。南宋范成大《吴船录》卷上:白水普贤寺“谒普贤大士铜像,国初敕成都所铸,有太宗、真宗、仁宗三朝所赐御书百余卷”。1946年大火,仅存明建无梁殿(砖殿,普贤殿)。1950年后重建万年寺,规模宏伟。无梁殿建筑奇特,穹窿结构,门楣及穹窿顶饰以彩绘图案,壁龛周围有一千铜铸佛像,下龛三层铁铸罗汉五百尊,正中有北宋太平兴国五年(980)铸造普贤铜铁佛坐像(包括坐骑大象、莲台),重62吨。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
全称圣寿万年寺。在四川省峨眉山市峨眉山狮子岭下。为峨眉山主要寺庙之一。创建于东晋隆安年间,名普贤寺。唐乾符三年(876年)重建,改名白水寺。宋时又名白水普贤寺。明万历中敕改圣寿万年寺。原殿宇七重,规模宏大,后几度兴废。1946年大火,除明代砖殿外几乎毁坏殆尽。现有殿宇两重,系1953年重建。砖殿建于明万历年间,为外部通高16米,每边长15.7米的穹窿顶方形无梁殿。殿内有北宋太平兴国五年(980年)铸造普贤菩萨骑六牙白象铜铸像一尊,通高7.3米(白象及佛身高约各半),重62吨。殿内四壁下部有小龛24个,各供铁铸佛像一尊;上部横龛6个,列置小铜佛像307尊,铸工细致。万年寺铜铁佛像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周围山溪及殿前水池产琴蛙,为峨眉山特有。每当夏夜,蛙声四起,鸣声若琴,悦耳动听。

万 年 寺


猜你喜欢

  • 黄沙戍

    唐置,在今青海尖扎县西。《元和志》 卷39达化县: 黄沙戍 “在县东六十里”。后废。

  • 方山关

    在今陕西汉阴县西三十二里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89引《元和志》云:方山关,“(唐)贞观十二年置,北阻方山,南临汉水,当东西驿站”。《宋史·高宗纪》:南宋绍兴二年(1132),“金人攻方山原,陕西统制杨政援

  • 小孤山

    ①即今吉林伊通满族自治县西南小孤山镇。清杨宾《柳边纪略》卷2:“黑而苏站三十里至小孤山,四十里至大孤山。”②又名孤山、海门山。俗称髻山、小姑山。在今安徽宿松县东南长江边,与长江南岸彭浪矶相对。苏轼有“

  • 华县

    ①西汉置,属泰山郡。治所在今山东费县东北六十里。东汉并入费县。西晋复置,属琅邪国。后废。②1913年改华州置,属陕西关中道。治所即今陕西华县。1928年直属陕西省。(1)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山东省龙口

  • 思岳池

    在今四川岳池县东北四十里顾县镇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 岳池县: “初治思岳池,开元二十年移治今所。”

  • 杉溪寨

    即今江西广丰县东杉溪乡。明置巡司于此。

  • 西谷水

    ①即今四川青川县南之青川河。《水经·漾水注》:“白水又东南, 与西谷水相得。水出西溪,东流径白水城南,东南入白水。”②即今甘肃礼县东北峁水河。又名杨廉川水。《水经·漾水注》:“杨廉川水出西谷,众川泻流

  • 石城镇

    唐上元二年(761)改典合城置,即今新疆若羌县东北罗布泊西岸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引贾耽《四夷路程》:“自蒲昌海南岸,西经七屯城,汉伊脩城也。又西八十里至石城镇,汉楼兰国也,亦曰鄯善,在蒲昌国南三百里

  • 过西集

    即今山东莱州市北四十里过西镇。清光绪《山东通志》卷2《舆图志》作郭西集。民国《四续掖县志》卷1作过西村,为过西乡驻地。

  • 梁宁郡

    ①北魏置,治所园池县。当在今甘肃酒泉地区。西魏废。②南朝梁置,为新州治。治所在新阳县 (今湖北京山县)。西魏为温州治 (治所新阳县改为角陵县)。隋开皇初废。南朝梁普通中置,治新阳县(西魏改名角陵,在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