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华山
在今广西全州县南三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7全州:三华山“顶有三峰,形如华盖,湘江绕出其背”。
在今广西全州县南三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7全州:三华山“顶有三峰,形如华盖,湘江绕出其背”。
唐置,属椳州羁縻州。治所在今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境。后废。
唐武德元年(618)置,属静州。治所在今四川南江县西南一百十里。 《寰宇记》卷140难江县:废大牟县“取县东三里大牟山为名”。贞观十七年(643)属巴州。永泰元年(765)属集州。北宋乾德五年(967
即今台湾省台北市。清光绪间为台北府所在地。王诗琅、王国藩主修 《台北市志》 称: 艋舺译自番语,意即独木小舟。在今台湾省台北市西龙山、双园一带(今属万华区),地濒淡水河。为早期先民系船处。俗呼独木舟为
在今黑龙江省东宁县北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交界处。为小绥芬河与俄罗斯境莫河分水岭。《清一统志·吉林一》 “勒富河”条下:“们河在(宁古塔)城东南五百五里,又西曰苏扎哈河,在城东南五百十五里,源俱出苏扎哈窝
即景洲。在今湖北荆沙市荆江州区 (故江陵县) 西南长江水中。《寰宇记》 卷146江陵县:景里洲 “三国魏将夏侯尚围南郡,作浮桥渡景里洲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8江陵县 “燕尾洲” 条引 《通志》: “江
又名南庄集。即今河北元氏县西北南佐镇。《清一统志·正定府二》: 南集 “在 (元氏) 县西北四十里,其西北有土堡,明崇祯中筑”。
元大德四年(1300)改平滦路置,属中书省。治所在卢龙县(今河北卢龙县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省长城以南的陡河以东地。明洪武初改为平滦府。元大德四年(1300年)改平滦路置,治卢龙县(今属河北)。辖境相当今
在今湖北潜江市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7潜江县: 沱埠渊 “亦在县西南五里”。
秦置,属河内郡。治所在今河南沁阳市。西晋为河内郡治。隋开皇初为怀州治。十六年 (596)改为河内县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河南沁阳市。隋开皇十六年(596年)改名河内。东汉、晋、北朝曾是河内郡和怀州治所
即今河北巨鹿县东南十八里堤村乡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卷51巨鹿县图:东南有狄村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