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垢镇
在今山西吉县东南三堠村。《清一统志·平阳府一》:三垢镇“在吉州西南二十里”。
在今山西吉县东南三堠村。《清一统志·平阳府一》:三垢镇“在吉州西南二十里”。
清置,属广顺州。即今贵州长顺县西十五里筒笋乡。旧有把总驻守。
在今江苏徐州市东南二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9徐州:百步洪“泗水所经也。水中若有限石,悬流迅急,乱石激涛,凡数里始静,一名徐州洪。或曰,洪有乱石峭立,凡百余步,故曰百步洪。形如川字,中分三道, 中曰中洪,
清雍正八年 (1730) 置,属镇远府。治所即今贵州剑河县。在清水江南,故名。1913年改为清江县。清雍正八年(1730年)置,治今贵州省剑河县。属镇远府。1913年改清江县。
明置,属茂州。在今四川茂县西北五十里飞虹乡 (松溪堡)。明曹学佺 《蜀中广记》 卷32引 《边防记》: “松溪堡附近黑苦七族番众二千有奇。嘉靖间攻围堡城,绝我饷道,要我重赂乃解。”
在今河南内黄县西南毫城乡。《清一统志·彰德府二》: 中宗陵 “高一丈五六尺。宋开宝间树碑。梁周翰撰文”。
清乾隆三十八年(1773)改参赞大臣置,属伊犁将军。治所在巩宁城(亦称满城,今新疆乌鲁木齐市西八里)。统辖当今新疆土鲁番、乌苏等市县以东地驻军。同治年间,城遭兵燹。光绪六年(1880)在今市区筑新城(
又名白超坞、白超城。东汉末, 白超筑。在今河南新安县西北十五里。《水经·谷水注》:谷水又径白超垒南,“是垒在缺门东一十五里。垒侧旧有坞,故冶官所在。魏、晋之日,引谷水为水冶,以经国用,遗迹尚存”。《元
即今广东电白县北沙琅江。《清一统志·高州府一》:三桥河“在电白县(治今电城镇)西七十里。其源有三:一为丫髻山源,一为连峒山源,一为雷昙山源,三水交会南流为三桥河,又西南经茂名县合罗江,至吴川县入海”。
①又作渤海郡。西汉高帝五年 (前202)置。以地滨渤海得名。治所在浮阳县 (今河北沧县东南四十里旧州镇)。辖境相当今天津市、河北安次县以南,文安、阜城以东,山东无棣、乐陵、宁津以北地区。东汉移治南皮县
又作老街基。即今黑龙江省肇州县。民国熊知白《东北县治纪要》:“(肇州)县属老城基,距县市六十五里,……原为肇州县治豫定地。”1933年肇州县移治于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