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汊港市
即今江西都昌县东三汊港镇。清同治《南康府志》卷5都昌县:三汊港市“在治东五十里五都,水通柴棚”。
即今江西都昌县东三汊港镇。清同治《南康府志》卷5都昌县:三汊港市“在治东五十里五都,水通柴棚”。
①南朝宋泰始五年 (469) 侨置,属南豫州。治所在孝昌县 (今湖北孝昌县北)。后属郢州。南齐属司州。梁天监三年 (504) 为司州治。七年(508) 属南司州。后废。②南朝宋改义阳郡置,属荆州。治所
即今山东长清县东南三十里张夏镇。汉为茌县驻地。三国魏至北齐为山茌县驻地。清时有县丞驻此。在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东部。面积137.4平方千米。人口4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张夏,人口 3000。建于西汉初,原
亦作骆马河、落马河。即今内蒙古赤峰市北英金河及其上游阴河。《元史·特薛禅传》: 太祖又谕按陈之子唆鲁大都曰: “以汝父子能输忠于国,可木儿温都儿迤东,络马河至于赤山,涂河迤南与国民为邻,汝则居之。”
在今广东湛江市南。清光绪二十五年(1899),法国强租广州湾后建,为经营广州湾之首府。是扩大侵略广东西南之据点。1943年为日本占领,1945年收复,属新建之湛江市。
又名汊川、澨水。即今湖北天门市、汉川县北之天门河。《元和志》卷27汊川县:“汊川水在县南二里,西北自鄂州界流入。”唐置汊川县以此名。
即今广东云浮市东河口镇。清雍正 《广东通志》 卷18: 东安县 (今云浮市) 有县河口墟。
在隋唐东都城南部,今河南洛阳市旧城南。徐松《唐两京城坊考》卷5载:“运渠, 自都城之东,西北流至外郭之东南隅,屈而北流,经永通、建春门外,又屈而西流入城,经仁风坊南, 又西经从善坊南,分为二流,屈曲至
即今江苏通州市 (金沙镇) 北骑岸镇。清光绪 《江苏全省舆图》: 通州 (今南通市) 东北有“骑岸”。在江苏省通州市中北部、团结河北岸。面积75平方千米。人口5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骑岸,人口8500。
①北宋置,属上蔡县。即今河南上蔡县东北六十里东岸乡。②即今安徽宁国县西南东岸乡。明嘉靖《宁国县志》卷2:东岸市在“县西五十里”。清道光《安徽通志》卷27宁国县:东岸镇在“县西五十里”。在广东省高州市北
唐万岁通天元年 (696) 改渔阳军置,在今北京市密云县。开元十九年 (731) 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