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注山
即三柱山。在今山东日照市西南。《清一统志·沂州府一》 作“三注山”。
即三柱山。在今山东日照市西南。《清一统志·沂州府一》 作“三注山”。
即今新疆洛浦县。清宣统 《新疆图志》 卷4: “和阗东七十五里为洛浦,回人呼为多乐普,译言肩叉肩。洛浦,和阗回庄。”
即今福建古田县南水口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6古田县:水口驿“即废古田县。宋时曰嵩溪驿,元改今名。明初因之,递运所亦置于此”。
即今湖北西北部蛮河。为汉水支流。《左传》: 桓公十三年 (前699),楚屈瑕伐罗,“及鄢,乱次以济”。杜注: “鄢水,在襄阳宜城县入汉。” 《水经·沔水注》: “夷水,蛮水也。桓温父名夷,改曰蛮水……
隋开皇初改马头县置,属濠州。治所在今安徽怀远县南马头城。唐武德四年 (621)废。
又名石头津步、投书渚。在今江西南昌市西郊红石岗上。《寰宇记》卷106洪州南昌县:石头渚“晋太守殷羡,建元中为豫章太守,去郡,人多附书一百余封,行至江西石头渚岸, 以书掷水中,咒曰:‘沉者自沉,浮者自浮
又名禾山。即今江西永新县西北秋山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7永新县: 秋山 “一名禾山”。
即今河北迁安县东北四十里建昌营镇。明初为东路协守,万历中改为建昌路,设参将及车营都司于此。清顺治中设都司驻守,乾隆中又增置巡检。
①在今河北大名县西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隋大业九年(613),李密从杨玄感被执,“行至魏郡石梁驿,饮防守者皆醉,穿墙而逸”。②在今河南安阳市附近。《资治通鉴》:隋大业九年(613),杨玄感既败,李密被锁送
①在今北京市密云县东北百十里潮河西岸上甸子乡东北。清 《日下旧闻考》 卷141: 潮河 “由喀喇河屯入古北口,经柳林曲至南天门,四山环束,波流迅驶,每岁秋狝木兰,乘舆过此,例造正副浮桥以渡。南天门敕建
西汉置,属泰山郡。治所在今山东宁阳县东北十八里石集镇。东汉省。西汉成帝永始四年(前13年)封城阳孝王子钦置,治今山东省宁阳县东北。属泰山郡。东汉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