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三游洞

三游洞

在今湖北宜昌市西北二十五里长江西陵峡东口北岸峭壁,东临下牢溪。唐白居易与弟知退及元微之三人游此,各赋诗,居易为之序。北宋苏轼、苏辙及欧阳修俱有三游洞诗。南宋陆游《入蜀记》:“登三游洞,蹑石镫二里。其险处不可著脚,洞大如三间屋,有一穴通人过,然阴黑峻险尤可畏。”


在长江三峡西陵峡中灯影峡下游江北,距湖北省宜昌市10千米。唐元和十四年(819年),白居易、元稹、白行简三人曾来此寻幽探胜,赋诗抒怀,并由白居易撰《三游洞序》以纪其事,此洞始名“三游”。北宋苏洵、苏轼、苏辙父子三人也曾游此,人们称为“后三游”。洞形成于峭壁中部,背倚西陵峡,面临下牢溪,高峦深谷,山水秀丽。洞室面积约700平方米,洞石褶皱起伏,形态富于变幻,或如兽奔蛇舞,或若惊涛流云,奇丽多姿。洞中部有钟乳石二根并列下垂,宛如门楹,将洞隔成两室,前室明旷,后室幽深,其旁复有一小洞颇狭窄,扶壁佝偻前行,可至洞外俯瞰大江。洞室内外石壁上,存有欧阳修、黄庭坚、叶衡等宋人题刻10余处和明代重刻《三游洞序》石碑一通及其他诗文题刻40余处,还刻有近人柯逢时、张难先、冯玉祥等的题词。洞外山顶及其附近,还有传为三国蜀汉刘备义子刘封所筑的城垒和张飞擂鼓台等遗迹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禹陵

    在今浙江绍兴市东南十三里会稽山麓。始建于南朝梁。《史记·夏本纪》: “或言禹会诸侯江南,计功而崩,因葬焉,命曰会稽。” 《正义》 引 《括地志》 云: “禹陵在越州会稽县南十三里,庙在县东南十一里。”

  • 龙塘江

    在今广西忻城县西。红水河支流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9忻城县:龙塘江“在县北。源出龙塘山,东南流入乌泥江”。

  • 八道江

    即今吉林白山市。清光绪二十八年(1902)帽儿山巡检移驻于此。1915年改为县佐。1960年于此设浑江市。1994年改为白山市。

  • 忠路城

    即今湖北利川市西南忠路镇。为忠路土司驻地。清有利川县丞及守备驻此。

  • 良辅镇

    北宋置,属澄城县。在今陕西澄城县北五十里良辅河。《清一统志·同州府二》:良辅镇“旧有唐魏郑公庄,故名”。古镇名。北宋置,在今陕西省澄城县北。后废。

  • 中国共产党广东区委员会旧址

    在今广东广州市文明路75—81号。1924年底, 中国共产党广东区委扩大后在此办公,领导广东、广西、福建西南部和海外党的工作。1927年4月,国民党叛变革命,中共广东区委遭到破坏。4月底,中共广东区委

  • 南旺县

    1944年晋冀鲁豫革命根据地由汶上县运河以西及郓城县东南部地析置,驻曹庄 (今山东嘉祥县西北梁宝寺镇)。1949年改属平原省。1952年复属山东省。1953年撤销,并入嘉祥、梁山二县。旧县名。山东解放

  • 碧潭

    在今台湾省台北县东南新店市对岸,新店溪西岸山脚之下。水深而碧,故名。南岸岩壁凿有蹬道下至船泊处。还有1937年建铁索吊桥,长约200米,横跨潭面。西侧有碧潭幸福乐园等。下游碧潭大桥连接两岸,至新店市街

  • 百里山

    即百重山。在今河南南召县东南。《清一统志·南阳府一》:百重山“亦名百里山。山峦重复,几及百里”。

  • 宛唐

    亦作宛塘。在今安徽寿县东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 南朝宋泰始二年 (466),“殷琰将刘顺、柳伦、皇甫道烈、庞天生等马步八千人东据宛唐,刘勔帅众军并进,去顺数里立营”。又称死虎、死雩。在今安徽省寿县东南。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