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三穗县

三穗县

1928年改灵山县置,属贵州省。治所即今贵州三穗县。据1985年版《贵州省志》(地理志上册)称:灵山县改名三穗县,是因这一年“当地有‘一禾三穗’的喜庆得名”。


在贵州省东部。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。面积1040平方千米。人口20.4万。辖5镇、3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八弓镇。三穗,系1927年县境内多处地方出现一株水稻生三穗,认为是吉祥之兆,故名。北宋大观元年(1107年)置邛水县,隶思州。宣和四年(1122年)废邛水县为堡。南宋绍兴二年(1132年)复置邛水县。明洪武五年(1372年)分置团罗、得民、晓隘、陂带、邛水五长官司,属思州宣慰司;二十九年四司并设邛水十五洞长官司。永乐十一年(1413年)属镇远府。清雍正十年(1732年)置邛水县丞,属镇远县。1913年置邛水县,隶黔东道(1914年改名镇远道)。1923年直属贵州省。1926年易名灵山县,1931年更今名。1950年属镇远专区,1956年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。1958年并入镇远县,1962年恢复三穗县建置。地处黔东南低山丘陵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农产以稻、玉米、小麦、大豆、甘薯为主。有羽绒、电力、农机、酿酒、水泥、造纸、制漆、印刷、针织、粮油、食品等工业。贵鲇、谷三、三星公路纵横县境。名胜古迹有永宁山文笔塔和武笔塔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西洒

    即今云南西畴县治西洒镇。清乾隆时设西洒塘。彝语“西洒”意为水响的地方。1920年为西畴县治。

  • 三泉

    在今湖北浠水县西。《舆地纪胜》卷47蕲州:三泉,“余章《三泉记》,米芾书。凤山之阴、兰溪之阳有泉出石罅为兰溪;其在寺庭之除,为陆羽烹茶之泉;其在凤山之阴,为逸少泽笔之井。兰溪于《茶经》之品第三,藏诸水

  • 浦头山寨

    在今广东信宜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4信宜县: 浦头山寨 “在县北,瑶寨也。《志》云: 县北境瑶山接广西岑溪县、郁林州界,凡四十一”。

  • 青泥

    在今湖北钟祥市东。《三国志·蜀书·先主传》: 建安十七年 (212),“乐进在青泥与关羽相拒”。即此。《寰宇记》 卷144长寿县: 青泥池 “即三国时乐进与关公相拒之所。 亦曰�8

  • 阿羯田山

    即白山。在今新疆库车县北。《新唐书·西域传》:“龟兹一曰丘兹,一曰屈兹,……姓白氏,居伊逻卢城,北倚阿羯田山,亦曰白山,常有火。”

  • 洪泽屯

    在今江苏淮安市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2淮安府: 洪泽屯,“ 《唐志》: 上元中,于射阳湖置洪泽屯,厥田沃壤,大获其利”。

  • 白沙汛

    ①在今广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东北太保镇白沙村。清宣统《广东舆地全图》连山厅图:东北有白沙汛。②在今广东海丰县东热水西岸,道通陆丰县。清光绪《广东舆地全图》:海丰县图有白沙汛。

  • ?鹭树镇

    即今辽宁昌图县北��鹭树镇。 清光绪《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》 昌图府: ��鹭树 “在府城东北六十里”。 民国 《昌图县志》 卷1: “7

  • 神策军

    唐天宝十三年 (754) 哥舒翰置,在今甘肃卓尼县西洮河南岸。后废。唐天宝十三载(754年)置,治磨禅川(今甘肃临潭县西南)。属洮州。后废。

  • 广通县

    ①隋开皇初改齐通县置,属嘉州。治所即今四川眉山县。仁寿元年(601)改为通义县。②元至元十二年(1275)改路赕千户置,属南安州。治所在今云南禄丰县西六十六里广通镇。民国《广通县查报省志资料册》:“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