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三阳镇

三阳镇

即今江苏海门市东六十里三阳镇。清光绪《海门厅图志》卷9有三阳镇。


(1)在江苏省海门市东部。面积40平方千米。人口3.7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三阳,人口1万。传有扬州、徽州、宁波三户客商在此开店,为使经商兴旺发达,取“三阳开泰”之意而名。1949年为三阳乡,1957年南阳、占先、启珍、同济等乡并入。1958年改公社,1983年复为乡,1986年置镇。产稻、小麦、棉花、玉米、豆类等。有纺织、电子、机械、化工、建材、玩具等厂。常聚等公路经此。(2)在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东北部。面积104平方千米。人口4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三阳,人口3110。因三条小溪汇于村西,雨季河水汪洋,名三洋。后建南北向三孔石桥,朝阳斜射,水中现三日影,遂称三阳桥。村以桥名。1949年设三阳等乡,1958年设三阳公社,1983年改乡,1992年改设镇。为市粮食重点产区,特产蓖麻、夏布。有酌江水库。有煤矿及水泥、砖瓦、塑料、夏布、建筑、食品、酿酒等厂。有夏布批发市场。320国道和三水、三杨等公路经此。(3)在湖北省京山县北部、高关水库东北侧。面积234平方千米。人口3.5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三阳,人口 2670。传其地有太阳山、太阳石、太阳寺,故名三阳。解放初为第五区。1958年属宋河公社,1975年设三阳公社。1984年置三阳镇。大富水流经全境,大部为山地丘陵。主产稻。盛产香菇、板栗、银杏。有机械、家具、油漆、橡胶、鞭炮、服装、印刷等厂。有公路通新市。古迹有王匡、王凤领导的绿林军屯兵之地三王城遗址。(4)在陕西省平利县西北部。面积182平方千米。人口1.7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泗王庙,人口750。1996年朝阳、湖河、良西三乡合置三阳镇。主产玉米、小麦、稻,盛产茶叶、木耳、生漆、蚕茧、烤烟、芝麻、花生、苎麻及木材。为附近农副产品集散地。有公路接316国道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元武山

    即玄武山。又名三隅山、三堆山。在今四川中江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1中江县:元武山“在县城东南涧中。石多龙蛇状, 因名。圣水泉出焉”。

  • 孟门山

    ①在今山西吉县西、陕西宜川县东北,龙门之北,黄河两岸。《山海经·北次三经》: “孟门之山,其上多苍玉、多金,其下多黄垩、多涅石。” 《吕氏春秋·有始览》、《淮南子·墜形训》 中皆列为九山之一。②在今陕

  • 咸 (鹹) 泉镇

    亦作盐泉镇。唐置,在今新疆木垒哈萨克自治县东北。《元和志》 卷40庭州: 盐泉镇 “在蒲类县东北二百里。当回鹘路”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后庭县: “有蒲类、郝遮、咸泉三镇。”

  • 普安州

    明永乐十三年 (1415) 置,属贵州布政司。治所在今贵州盘县特区西北。辖有今贵州盘县、兴义、安龙及普安,云南富源等县部分地。万历十四年(1586) 移普安卫城 (今盘县特区)。万历三十年(1602)

  • 福宁县

    明洪武二年 (1369) 改福宁州置,属福州府。治所即今福建霞浦县。成化九年 (1473) 升为福宁州。古县名。明洪武二年(1369年)降福宁州置,治今福建省霞浦县。属福州府。成化九年(1473年)复

  • 枫亭驿

    元至正七年 (1347) 改太平驿置,属仙游县。即今福建仙游县东南枫亭镇。

  • 张铁集

    即今河北大名县东三十六里张铁集乡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卷52元城县图:东有张铁集。

  • 大汾政治局

    1934年6月国民党南京政府为进攻中央革命根据地由遂川县析置,驻大汾(今江西遂川县西南大汾)。1936年撤销,并入遂川县。

  • 彭水

    ①在今河南鲁山县东南。《水经·滍水注》:彭水 “俗谓之小滍水。水出鲁阳县南彭山蚁坞东麓,北流径流彭山西,……又东北流,直应城南而入滍”。②一名筑水。即今湖北西北部汉水支流南河。《左传》: 桓公十二年

  • 须弥山

    ①在今宁夏固原县西北九十里,与海原县接界。明嘉靖 《固原州志》 卷1: 须弥山在 “州北九十里。上有古寺,松柏桃李郁然,即古石门关遗址”。②佛经亦作修迷楼。意为妙高。亦曰雪山。即今中国西藏自治区和巴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