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上草峒

上草峒

即今广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西北上草乡。清于此设营防守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景山镇

    北宋置,属安化县。即今甘肃庆阳县西一百里景山里。在吉林省靖宇县西北部。面积303平方千米。人口9680。镇人民政府驻景山,人口4590。东有五斤顶子山,山有五景,故名景山。1962年从那尔轰公社析置景

  • 下马城

    在今山西静乐县东南五十里下马城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0交城县:下马城“相传元魏孝文往来避暑下马处”。

  • 乐至场

    在今四川乐至县。盛产盐,为盐场。民国设场知事。

  • 青格里河

    亦作青吉斯河。即乌伦古河西源。在今新疆青河县境。源出县北阿尔泰山西南麓,南流经县城西,又南流先后与察罕河、布尔根河会合,又南流折西北流,名乌伦古河。

  • 石汗那

    亦作斫汗那、赤鄂衍那、支汗那。唐西域国名。都艳城(今阿富汗东北境斯科扎尔一带;一说即今塔吉克斯坦杜尚别西南迭脑)。唐龙朔元年(661)置悦般州都督府于此。西域古国名。又作斫汗那、赤鄂衍那、支汗那。在今

  • 官桥溪

    即今浙江丽水市北小安溪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4处州府: 官桥溪在 “府北十五里。有甘泉、白溪二水流合焉,入于大溪”。

  • 西来镇

    即今江苏靖江市东北三十六里西来镇。清置巡司于此。(1)在江苏省靖江市东北部。面积64平方千米。人口7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西来,人口 4500。明初其地为长江东口,天启年间长江主航道南移,北江滩涨,地脉由西

  • 南汝河

    元至正年间分汝水下游为南汝河。以支流��水为正源。 明嘉靖末,��水改道东流注澺水 (称洪河), 遂以源出泌阳县东北之支流水为正

  • 沮中

    亦作柤中。指今湖北南漳、宜城两县蛮河流域一带。一说今湖北沮河上游地区。《晋书·宣帝纪》: 魏正始二年 (505),“ (吴) 朱然、孙伦围樊城,诸葛瑾、步隲掠柤中,帝请自讨之”。《水经·沔水注》: “

  • 预山

    一作豫山。即今独山。在今河南南阳县东北十六里。《水经·淯水注》 卷31: “淯水又南径预山东,山上有神庙,俗名之为独山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