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草湾古人类化石产地
在今江苏泗洪县南双沟镇东南十二里。1954年杨钟健和贾兰坡在下草湾引河南岸高地上拾得一段人类股骨化石,根据其石化程度和其海绵骨质空隙中充填的土质,以及含氟量的测定,定为晚更新世人类化石。1979年在50年代出土河狸化石的地层上面,发现了更新世晚期的红黄土层,从而为下草湾古人类化石找到了地层根据,其时代距今约一至四万年。
在今江苏泗洪县南双沟镇东南十二里。1954年杨钟健和贾兰坡在下草湾引河南岸高地上拾得一段人类股骨化石,根据其石化程度和其海绵骨质空隙中充填的土质,以及含氟量的测定,定为晚更新世人类化石。1979年在50年代出土河狸化石的地层上面,发现了更新世晚期的红黄土层,从而为下草湾古人类化石找到了地层根据,其时代距今约一至四万年。
北宋置,属永新县。即今江西永新县西北三十五里沙市乡。(1)在江西省永新县西部。面积80平方千米。人口1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沙市,人口 1310。明宣德年间陈姓自今湖南省攸县徙此定居,初名沙溪,形成集市
即今吉尔吉斯斯坦奥什东古尔恰。清祁韵士《西陲要略》卷4:“图巴拉克塔木至古勒沙四十里。”
在今安徽合肥市东南包河公园香花墩。明弘治年间为纪念北宋包拯而建的专祠。《清一统志·庐州府二》“五贤祠”条下:“又有包公祠,在府城南门外香花墩,专祠包拯。旧名包公书院。明知府宋鉴建。”在安徽省合肥市区包
即今湖南江永县西南六十二里桃川镇。明洪武二十九年 (1396) 置桃川守御千户所,并置巡司于此。(1)在湖南省江永县西南部、高泽源入桃水处。面积139.9平方千米。人口4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桃川,人口
①十六国北凉置,治所在今甘肃民乐县境。《十六国春秋辑补》 卷95: 沮渠蒙逊永安十年(410),“以从弟成都为金山太守”。北魏废。②隋大业三年 (607) 改绵州置,治所在巴西县(今四川绵阳市东涪江东
南宋置,属黄岩县。在今浙江温岭市东南五十里松门镇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2太平县: 松门卫“本宋黄岩之松门寨,去县百二十里”。明洪武时置卫于此。南宋置,即今浙江省温岭市东松门镇。属温岭县。明改为松门卫。
在今山东泰安市南。《清一统志·泰安府》 “舞鹤台” 条引 《旧志》: “宋真宗封祀坛,在岳南五里。有王旦碑、朝觐台,在 (泰安) 州南,有陈尧叟碑。”
在今云南蒙自县东九十里。《明一统志》卷86临安府: 羡裒山 “上多石笋,绝顶平地千顷,中有三池,水草四时不枯竭,最宜牧放”。
秦置,属颍川郡。治所在今河南许昌市。西汉高帝六年 (前201),封灌婴为颍阴侯。北魏太平真君七年 (446) 并入临颍县。东魏元象二年(539) 复置,为郑州及颍川郡治。北齐天保元年(550) 改为长
①在今浙江绍兴市东南十三里禹陵。《史记·太史公自序》: “游江淮,上会稽,探禹穴。” 即此。②在今陕西旬阳县东一百三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兴安府二》: 禹穴 “高八尺,深九尺,旁镌 ‘禹穴’ 二字。穴右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