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下鄀

下鄀

西周、春秋国名。允姓,都商密。在今河南内乡、陕西商州间。郭沫若《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》谓此都为都分支,故称“下鄀。”《左传》:僖公二十五年(前635),“秦、晋伐鄀”。杜预以为鄀本在商密,秦、楚界上小国。其后迁于南郡鄀县(今湖北宜城市东南)。无确据。


古国名。西周、春秋小国。《鄀公��鼎》作下蠚,《鄀公��簠》又省作��。允姓,都商密,在今河南省内乡县和陕西省商洛市间。郭沫若《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》谓此鄀为鄀分枝,故称“下鄀”。《左传》僖公二十五年(前635年):“秦、晋伐鄀。”杜预以为郡本在商密,秦、楚界上小国。其后迁于南郡鄀县(今湖北宜城市东南)。无确据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桃子园

    即今广东紫金县西南义容镇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惠州府永安县: “西南有宽仁里巡检司,治苦竹派,后迁桃子园。”

  • 纳雪

    即比如宗。今西藏比如县。“纳雪”藏语意为那曲河下游。

  • 孟董寨

    即今四川理县北孟屯沟。明曹学佺 《蜀中广记》 卷3保县: “ 《保志》 云: 西北生番有孟董十八寨。” 清有上、下两寨,均设屯,驻守备、千总等官。

  • 查渎

    又名查浦、柤渎、柤塘。在今浙江萧山市西南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孙静传》: “是时太守王朗拒(孙) 策于固陵,策数度水战,不能克。静说策曰:‘朗负阻城守,难可卒拔。查渎南去此数十里,而道之要径也’ ……便分

  • 芦田市

    在今广西灵川县西南。明置巡司于此。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临桂县东芦田。明初于此置巡检司。

  • 林奔城

    即今西藏仁布县西北仁布。《清一统志·西藏》 藏地诸城: 林奔城 “在日喀则城东一百九十一里”。《清会典图》 前藏图注: 雅鲁藏布河“又经林奔城北,龙泉河二水合西北流注之”。林奔,又作仁本、林绷。在今西

  • 九龙井

    又名九井。在今安徽亳州市城南。《新唐书·五行志三》:唐开元二十九年(741),“亳州老子祠九井涸复涌”。

  • 张超谷

    在今陕西华阴市南华山毛女峰之东北。东汉张楷居此。楷字公超,故名。又名雾谷,亦名雾市谷。以公超能为五里雾而得名。《宋史·隐逸上·陈抟传》:“端拱初,忽谓弟子贾德昇曰:汝可于张超谷凿石为室,吾将憩焉。”即

  • 下浦镇

    即今江西宜春市东二十里下浦乡。明嘉靖《袁州府志》卷2宜春县:“下浦,县东。”

  • 恶石口

    在今河北平山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4平山县: 恶石口 “在县西北百十里,滹沱河自山西流经此入县界,川原平敞,最为要害。景泰二年筑城置戍于此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