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东国

东国

①《尚书·康诰》:“周公初基,作新大邑于东国洛”,原意盖谓洛在东方,东国即东方;后人或专称洛阳为东国。

②春秋战国时指东方诸国。《史记·孟尝君传》:“其攻秦也,欲王之会楚王割东国以与齐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北斗滩

    在今湖南沅陵县东北八十里沅江中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1沅陵县“沅江”条下:北斗滩“怪石凡七,隐立若斗杓也”。

  • 安西四镇

    即四镇。唐代安西都护府所辖龟兹、于阗、疏勒、碎叶等四个军事重镇。显庆三年(658)、开元七年(719)曾以焉耆代碎叶。唐代安西都护府属下的龟兹、于阗、疏勒、碎叶(或焉耆)四个军事重镇,负责西域地区军事

  • 下虒聚

    即今山西襄垣县西北虒亭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:上党郡铜鞮县有下虒聚。在今山西省襄垣县西北虒亭镇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:“铜鞮有上虒亭、下虒聚。”即此。

  • 严道县

    ①秦置,属蜀郡。治所在今四川荥经县西五里古城坪。 一说即今荥经县。《寰宇记》卷77严道县:“秦始皇二十五年灭楚,徙严王之族以实于此地,故曰严道。”《汉书·文帝纪》:六年(前174),“十一月,淮南王长

  • 兴国州

    明洪武九年(1376)改兴国府置,属武昌府。治所即今湖北阳新县。辖境约当今湖北黄石、大冶、通山、阳新等市县地。1912年改为兴国县。明洪武九年(1376年)改兴国府置,治今湖北省阳新县。属武昌府。辖境

  • 夥尔扎麻苏他尔

    在今西藏聂荣县东北查吾拉。为藏北三十九族之一。见清乾隆 《西藏志 · 外番》。

  • 平岚墟

    即今广东中山市南三乡镇(平岚)。清光绪《广州府志》卷69:香山县“墟市”有平岚墟。

  • 辰陵

    春秋陈邑。在今河南西华县西北。《春秋》:宣公十一年(前598),“夏,楚子、陈侯、郑伯盟于辰陵”。杜注:“陈地。”《续汉书·郡国志》:陈国长平县“有辰亭”。古邑名。又作夷陵。春秋陈邑。在今河南省西华县

  • 汾阳山

    在今山西襄汾县西南四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1太平县:汾阳山“以汾水经其南而名”。

  • 马村桥集

    即今河南永城市西南四十里马桥乡。清光绪《永城县志》卷15《灾异志》: 同治元年(1862)十二月,“僧王亲攻马村桥”。民国初置县佐于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