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山皋落氏
赤狄别种。《左传》:闵侯二年(前660),晋侯使大子申生伐东山皋落氏”,即是。疑都城本在今山西昔阳县东南皋落,后迁至今山西垣曲县东南皋落。
又作皋落氏。西周、春秋时国名。都城即今山西省昔阳县东南皋落,后迁至今山西省垣曲县东南皋落。后灭于晋国。
赤狄别种。《左传》:闵侯二年(前660),晋侯使大子申生伐东山皋落氏”,即是。疑都城本在今山西昔阳县东南皋落,后迁至今山西垣曲县东南皋落。
又作皋落氏。西周、春秋时国名。都城即今山西省昔阳县东南皋落,后迁至今山西省垣曲县东南皋落。后灭于晋国。
隋初建,为唐长安城 (今陕西西安市) 太极宫宫殿之一。其地位仅次于三大殿。《旧唐书·太宗纪下》: 贞观五年 (631) 九月,“赐群官大射于武德殿”,即此。
唐置,属羁縻浪川州。治所在今四川金阳县西南。后废。
即今安徽青阳县东北木镇。清乾隆《青阳县志》卷1:吴潭镇“在县东北二十五里。俗呼木竹潭”。
即今江西信丰县西油山。《明一统志》卷58赣州府:犹山“在信丰县西一百二十里。山分九十九面,多产异药”。
北宋置,属滏阳县。即今河北磁县西南观台镇。在河北省磁县西部,岳城水库西侧。面积41.6平方千米。人口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观台,人口 9110。镇北有土台,传为曹操阅兵所筑,故名观台。1953年属峰峰矿区
即今浙江三门县治海游镇。唐武德四年(621) 至七年 (624),为宁海县治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咸通元年 (860) 五月庚申,“南路军大破贼 (案: 指裘甫起义) 于海游镇”,即此。1940年以来为
即今北京市通县东南四十里西集镇。清于此设义仓,为香河县入京要道。集镇名。在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南部、龙河北岸、枣滕公路两侧。西集镇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 3407。该村始建于春秋时期,因地处古盟台西,名西暨
北宋置,属清溪县。在今福建安溪县西北。清废。《元丰九域志》 卷9泉州清溪县和 《宋史·地理志》 泉州安溪县均载有青阳铁场。
明万历十三年 (1585) 析孟密北部置,属云南布政司。治所在今缅甸曼冒。辖境相当今缅甸八莫附近地区。三十二年 (1604) 地入缅甸。清初曾再度内属,乾隆后又属缅甸。明万历十三年(1585年)析孟密
清建,即今吉林长白朝鲜族自治县至临江市之道路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长白府:“光绪三十四年新辟龙华冈道, 自临江新化街,史家蹚子以下入府西嘉鱼河,到梨沟镇达府治西,长约四百余里,以避江道之险焉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