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东林书院

东林书院

在今江苏无锡市东门苏家弄口。宋杨时讲学处,名黾山书院。元废为僧居,名东林庵。明万历间顾宪成、顾允成兄弟复为书院。天启年间党祸大兴,诏毁天下书院,东林实居其首,诛斥殆尽。崇祯初修复。清末改为东林学堂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大索城

    在今河南荥阳市北四里张楼村。《左传·昭公五年》:晋韩宣子如楚送女,郑人“劳诸索氏”。杜注:“河南成皋县东有大索城。”《资治通鉴》:南朝宋元嘉二十九年(452),“鲁爽与魏豫州刺史拓拔仆兰战于大索,破之

  • 大障子镇

    即今河北青龙满族自治县治青龙镇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卷49迁安县图:东北有头(大)嶂子、二嶂子。1933年于此设都山县。

  • 之溪

    即今贵州习水县、四川合江县境之习水河。《永乐大典》2218《泸州志》:之溪“在合江县。源出播南三百余里,至县西南曲流三折,状如之字,因名之溪”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合江县:“北滨大江,西有之溪,北溪入焉

  • 新和硕特旗

    又称扎萨克台吉旗。清乾隆三十七年(1772) 设,属青塞特奇勒图盟。驻牧地在今蒙古国巴彦乌列盖省布尔根一带。古旧旗名。清乾隆三十七年(1772年)以新和硕特部置,驻地在今蒙古国巴彦乌列盖省布尔根西北。

  • 马颈子镇

    即今四川涪陵市东北长江南岸龙驹乡驻地马颈子。民国《续修涪州志》卷5:有马颈子场。

  • 亭子山

    在今湖北远安县西北十五里。山下为旧县镇,北周至明为远安县治。

  • 封陵

    一名风陵。在今山西芮城县西南风陵渡镇。《史记·魏世家》: 魏襄王十六年 (前303),“秦拔我蒲反、阳晋、封陵”。二十三年 (前296),“秦复予我河外及封陵为和”。均此。又作风陵或封谷。因有津渡,也

  • 赖州

    唐永徽二年 (651) 置羁縻州,属茂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汶川县西南邛崃山附近地区。后废。

  • 阿城镇

    即今山东阳谷县东北五十里阿城镇。春秋时为齐柯邑,后为阿邑。秦于此置东阿县。今为阿城镇,仍以古阿邑为名。在山东省阳谷县东部、小运河右岸。面积117平方千米。人口6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阿城,人口1.2万。

  • 安蜀城

    在今湖北宜昌县西北西陵峡口南岸。《陈书·章昭达传》:太建二年(570),“周兵又于峡下南岸筑垒,名曰安蜀城。于江上横引大索,编苇为桥,以度军粮。昭达乃命军士为长戟,施于楼船之上,仰割其索,索断粮绝,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