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流土司
清初改东流蛮夷长官司置,属施州卫。治所在今湖北来凤县西东流司乡。雍正十三年(1735)废。
清初改东流长官司置;一说明宣德三年(1428年)置,治今湖北省来凤县西南。雍正十三年(1735年)废。
清初改东流蛮夷长官司置,属施州卫。治所在今湖北来凤县西东流司乡。雍正十三年(1735)废。
清初改东流长官司置;一说明宣德三年(1428年)置,治今湖北省来凤县西南。雍正十三年(1735年)废。
亦称晏婴冢。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辛庄镇北十五里,齐都镇永顺庄东南约700米。为春秋时古墓。晏婴 (?—前500) 字平仲,夷潍 (今山东高密) 人。世称晏子,著名政治家。齐灵公、庄公时为卿,景公时任相
在今江苏仪征市东北三十里。《舆地纪胜》卷37扬州:陈公塘,“《广陵志》云:魏广陵太守陈登所浚也。《寰宇记》亦号爱敬。初开此陂,百姓爱而敬之,因以为名。《皇朝郡县志》:凡向来平原广野战地沙场,今皆决水注
又名官河、漕河。隋大业元年(605)在邗沟的基础上重加开凿。故道自今江苏扬州市南引江水北过高邮市、宝应县,至淮安市北入淮河。大致循今里下河一线。元、明以来为我国南北大运河的中段。隋大业元年(605年)
在今广东廉江市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4石城县: 谢建山在 “县北十里。上有一峰高出,为县主山。又有一冈,远望如城,曰石城冈。县因以名”。
宋建,在今浙江缙云县南。《清一统志·处州府》: 巽亭 “在缙云县南龙津桥上。宋御史詹适建,苏轼诗: 涛雷轰白昼,梅雪耿黄昏”。宋建,在今浙江省缙云县南。北宋苏轼有诗。
春秋晋离宫。在今山西沁县南。《左传·襄公三十一年》: “今铜鞮之宫数里。” 《元和志》 卷15铜鞮县: “晋铜鞮宫,在县东十五里。”
唐武德三年(620)置,治所在临泉县(今山西临县北二十五里故县村)。辖境相当今山西临县地。贞观三年(629)废。唐武德三年(620年)置,治临泉县(今山西临县西)。贞观三年(629年)废。
在今河南偃师市西尸乡沟一带。1984年夏发现。城址北依邙山,南临洛水,略呈长方形,南北长1700米,东西宽1200米。城墙全部用夯土筑成,墙体宽18米。已探明城门七座和若干条纵横交错的大道。大型建筑基
北魏神龟元年 (518) 于库仁川置,属朔方郡。治所在今陕西子长县东秀仁河流域。西魏改属安宁郡。隋开皇元年 (581) 改为城平县。古县名。北魏神龟元年(518年)置,治今陕西省清涧县西北。西魏属安政
即今江西万年县驻地陈营镇。清同治《江西全省舆图》卷12:万年县东有陈营村。1960年万年县治由青云镇迁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