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东渭桥仓

东渭桥仓

即渭桥仓。唐咸亨三年(672)建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贞元八年(792),陆贽上言,“令糴米以补渭桥仓之缺数”。胡注:“渭桥仓,即东渭桥仓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谅山

    即今越南北部谅山。《清史稿·越南》: 光绪十年 (1884),法国侵略者进占谅山,次年攻镇南关,冯子材大败法军,“诸军三路攻谅山,(王) 孝棋、(王) 德榜战尤力,连战皆捷。二月十三日,遂克谅山,法悉

  • 定西关

    在今青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东北享堂附近。清宣统 《甘肃新通志》 卷9: 定西关 “在碾伯县东九十里冰沟谷口,即定西门也。明时羌戎相结,北入冰沟,南达古鄯,居民苦之,故于此设关以控扼要”。

  • 沭阳县

    北周建德七年 (578) 改怀文县置,为沭阳郡治。治所即今江苏沭阳县。《元和志》 卷11海州: 沭阳县 “在沭水之阳,故以为名”。隋属东海郡。唐属海州。明属淮安府。清雍正二年 (1724)改属海州。民

  • 密云 (雲) 县

    ①北魏皇始二年 (397) 置,属密云郡。治所在今河北丰宁满族自治县大阁镇东北。以密云山为名。东魏寄治于幽州北界 (即今北京市密云县治)。北齐属安州。隋属安乐郡。唐武德元年(618) 于县置檀州。天宝

  • 焉耆国

    又名乌耆国、乌缠国、乌夷国、阿耆尼国。汉西域三十六国之一。属西域都护府。都城在员渠城 (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)。北魏万度归率兵破其国,屠其城。后,焉耆国当徙都于今焉耆回族自治县西南四十里城子旧城。唐置

  • ①一作䢵。 西周国名。 在今湖北安陆市。《左传》: 桓公十一年 (前701),“郧人军于蒲骚”。《史记· 楚世家》 正义引 《括地志》 云:“安州安陆县城,本春秋时郧国城也。” 后为楚所

  • 庆远南丹溪洞等处安抚司

    无大德元年(1297)改庆远路置,属广西两江道宣慰司。治所在宜山县(今广西宜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广西宜州、忻城、河池、南丹、东兰、天峨、凤山、环江毛南族自治县、巴马瑶族自治县及贵州荔波县地。明洪武三年(

  • 宝庄

    即今新疆鄯善县。《宋史·高昌传》: 太平兴国六年 (981),王延德出使高昌,从鬼谷口避风驿“凡八日至泽田寺。高昌闻使至,遣人来迎,次历地名宝庄”。

  • 绿蓝水

    在今广西北流市西北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北流县: “北有绿蓝山,绿蓝水出焉,分为二。东流者经城东登龙桥,与广东高州府流入之绣江合,又东经容县,为容江。西流者入郁林州,为南流江。”

  • 大沽口

    在今天津市东南海河入海口南岸。《清一统志·天津府二》:“大沽口,众水由此入海,即《通典》所云三会海口。”为海防要地,清于此设海口营。《畿辅通志》卷93:“大沽海口宽一百五十丈,水深一丈五尺……河口有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