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东燕县

东燕县

①西晋末改燕县置,治所在今河南延津县东北三十五里。东晋、十六国时为东燕郡治。北朝属东郡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)改为胙城县。

②北魏置,属陈留郡。治所在今河南郸城县东北。北齐废。


古县名。西晋末改燕县置,治今河南省延津县东北。东晋十六国时为东燕郡治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年)改名胙城县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沪杭甬铁路

    由上海市经浙江杭州至宁波。全长约370公里。清光绪三十二年(1906)开始动工,宣统元年(1909)通至杭州闸口。1914年萧山至宁波通车。1937年建成钱塘江大桥。因宁波简称甬,故称沪杭甬铁路。沪杭

  • 军山

    ①在今江苏南通市南狼山东。《寰宇记》卷130通州静海县:军山“在江海之际”。《清一统志·通州》:军山“在州南狼山东,刀刃山东南。一名象山。有炼丹台、桃花峡、白云洞”。②一名南山。即今江西南丰县西军峰山

  • 大柘乡

    即今广东平远县(大柘镇)。清同治《广东图说》卷91平远县:大柘乡在“城(今仁居镇)东南八十里”。1954年平远县由仁居镇迁治于此。

  • 大冲墟

    亦作大隆墟。即今广西平南县南大新镇大中村。清光绪《平南县志》卷4:大隆墟“即大冲墟,陆路离城七十里”。

  • 庙矶滩

    亦名庙基滩。在今四川云阳县东长江中。明嘉靖 《云阳县志》 卷上: 庙基滩在 “县东三十里。蜀道险地”。两岸石咀夹束,江面甚逼,江心又有石梁一道,横亘南北,水流至此,漩折成涡,名曰迴水沱,舟行屡遭覆溺。

  • 嵩丘

    即今河南登封市西北嵩山。一说另有嵩丘山。晋潘岳 《怀旧赋》: “前瞻太室,傍眺嵩山。”李善注引 《河南郡图经》 曰: “嵩丘在县西南十五里。”

  • 正州隘

    亦名哨楼山。在今四川筠连县东南镇舟镇(正州场)。清同治《高县志》卷11:正州隘“在县南一百九十里定边乡。上通沐柔三十里,下至筠连平安堡五十里。明设卫控扼, 国朝裁置塘”。光绪《叙州府志》卷13:同治元

  • 蒲谷水

    在今山西屯留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2屯留县: “蒲谷水出县西三十里蒲子谷,东南流,合于绛水。”

  • 杜罗县

    南齐置,属永宁郡。治所在今广东电白县境。陈以后废。

  • 直渠

    西汉大河 (黄河) 所经之处,在今河北清河县西。《汉书· 沟洫志》: 宣帝地节中,“光禄大夫郭昌使行河,北曲三所水流之势皆邪直贝丘县。恐水盛,堤防不能禁,乃各更穿渠,直东,经东郡界中,不令北曲。渠通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