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胜前卫
明洪武二十五年(1392)分东胜卫置,属山西行都司。治所在今内蒙古托克托县境。次年废。
明洪武二十五年(1392)分东胜卫置,属山西行都司。治所在今内蒙古托克托县境。次年废。
一作清溪镇。北宋置,属贵池县。即今安徽贵池市南清溪乡。《清一统志·池州府二》: 上清溪镇 “在贵池县南十里。又下清溪镇,在府东北五里,旧设河泊所,明嘉靖中裁”。(1)在江西省铅山县东北部。面积21平方
在今四川阆中市南三里锦屏山(阆中山)。清道光《保宁府志》卷6:八仙洞“嘉庆十六年,川北镇罗思举所开凿,八仙像并纯阳瓜皮诗于壁”。
在今辽宁营口市东北。清光绪《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》盖平县图:东北有东营。旧为外国租界,有英、德、日、瑞、俄、美、法、荷等国领事驻此。其西为西营子。
即今浙江上虞市西北二十二里道墟镇。清乾隆 《绍兴府志》 卷7 《市》 引 《万历志》: 道墟市“在府城东七十里”。
北宋至道三年(997)置,为十五路之一。治所在杭州(今浙江杭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浙江省全部、上海市及江苏省茅山、长荡湖一线以东地区。熙宁七年(1074)分为二路, 寻合为 一。熙宁九年(1076)复分,
在今湖南慈利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7九溪卫 “马鬃岭” 条下: “ 《志》 云,卫北有紫驼峰,西北有马颈峰,两峰对峙,夹索口镇,高险卓绝。”
西汉元鼎元年 (前 116) 置,为广汉郡治。治所即今四川梓潼县。《寰宇记》 卷84梓潼县: “以县东倚梓林,西枕潼水,以此为名。” 东汉属广汉郡。建安二十二年 (217) 为梓潼郡治。西晋永嘉后徙郡
①在今天津市西郊。初为河流,清末淤塞,今仅存地名大宽河。同治 《静海县志》 丑集: “宽河在县东三十五里,今淤塞,略有形迹。”②又名豹河。即今河北宽城满族自治县之瀑河。《明史· 地理志》 北平都司宽河
又作临菑。即临淄。故址在今山东淄博市东北临淄北。
即明月峡。在今四川重庆市东北。唐杜甫《引水》诗云:“月峡、瞿唐云作顶,乱石峥嵘俗无井。”清杨伦笺注:“月峡即明月峡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