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丝绸之路

丝绸之路

古代中国至亚洲西部、南部及欧、非各地之交通道路。主要运输货物为中国之丝绸,故又名丝路。其主要路线:东端起自今陕西渭水流域,向西通过甘肃河西走廊后,或经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河北面的通道,在疏勒(今喀什市)以西越葱岭,经大宛(今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盆地)和康居南部(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附近)西行;或经塔里木河南面,昆仑山北之南道,在莎车(今莎车县)西越葱岭,经大月氏(今阿姆河上中游)西行。以上两条西行的路线会于木鹿城(今土库曼斯坦马雷),然后向西经和椟城(今伊朗德黑兰东达姆甘附近)、阿蛮(今伊朗哈马丹)、斯宾(今伊拉克巴格达东南)等地抵地中海东岸,转达罗马各地。丝路支线亦取道今新疆天山以北之道路及伊犁河流域西行至中亚。或经中亚转达印度、巴基斯坦。南线由今陕西经四川、云南至缅甸,由水道或陆道至印度、巴基斯坦。亦有海上丝绸之路, 由中国南部直接西航,经越南、新加坡、泰国、缅甸、孟加拉、印度、巴基斯坦、阿拉伯海,至非洲东岸。水、陆丝绸之路在历史上促进了欧、亚、非各国与中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的交流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三叠山

    在今贵州惠水县西南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1定番州:三叠山“在(洪番长官司)司治南。峰峦绵连,曲折三叠”。

  • 复 (復) 州河

    旧名沙河。即今辽宁瓦房店市西北复州河。《清一统志· 奉天府一》: 复州河 “在复州城东十五里,旧名沙河。…… 《通志》: 今河源出安博罗山,西南流至北汛口入海,即沙河也”。

  • 齐王部

    元代诸王封国。元太祖弟搠只哈撒儿子孙世袭,其后王初封淄川王, 后封齐王, 主其国事。受镇守太祖大斡耳朵的晋王节制。据《史集》(第1卷第2册)载,搠只哈撒儿的封地在蒙古东北部也里古纳河、阔连海子和海剌儿

  • 五林县

    1946年5月东北革命根据地由宁安县析置,属绥宁省。旋属牡丹江行政区。治五林镇(今黑龙江林口县西南五林镇)。1947年属牡丹江省。1948年7月改属松江省。同年10月与新海县合并,设立海林县。旧县名。

  • 皮伦图噶珊

    亦用披伦兔。在今俄罗斯萨哈林岛(库页岛)北部东海岸皮耳通河口北岸。清初属宁古塔将军。康熙《皇舆全览图》:库页岛北部有“披伦兔噶山”。后属三姓副都统。光绪《吉林通志》卷17:海滨东南库页岛、费雅喀、鄂伦

  • 贤州

    唐贞观八年 (634) 改南通州置,治所在石门县 (今云南盐津县西南二十六里豆沙关附近)。辖境约当今云南水富、盐津、大关等县地。是年州废。唐贞观八年(634年)以南通州改名,治石门县(今云南盐津县西南

  • 神外龙雪山

    即今玉龙山。在今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北。唐至元称神外龙雪山。《元一统志》: “神外龙雪山,在通安州,在州北三十里。条冈百里,岿岿千峰,上插云霄,下临丽水。顶颠积雪,冬夏不解。岩崖涧谷,清泉飞流。唐时南

  • 冶城

    ①又称冶亭。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朝天宫一带。相传为春秋时吴王夫差(一说三国吴)冶铸之处,故名。《晋书·谢安传》:谢安“尝与王羲之登冶城”。隋开皇中,移江宁县治此。唐李白《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》诗:“冶城

  • 西湾塘

    即今广西钟山县东南西湾镇。清雍正《广西通志》卷20:富川县南“羊头塘十里至西湾塘与贺县交界”。

  • 凤林

    即今浙江淳安县西南狮城镇南凤林港。南宋建炎初置巡司于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