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中坝镇

中坝镇

即今四川江油市。清雍正七年(1729)于此置巡司。商贾辐辏,为药材集散地。1951年迁江油县治此。


(1)在广东省紫金县东北部。面积170平方千米。人口3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中坝圩,人口1570。因驻地在中坝盆地中央,故名。建国初属紫金县第二区。1958年置中坝公社,1983年设区,1986年建镇。地处梅江、东江间山地丘陵区,中间是小盆地。主产稻、木材、茶叶、柑橘。麓子嶂细叶绿茶著名。有钽铌、铅、锌、钨、铜、水晶等矿。有木器、加工、陶瓷、钟表等厂。惠水、华中公路交会于此。(2)在四川省江油市南部。市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15平方千米。人口9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中坝,人口5.5万。清康熙三年(1664年)设场。因地形如船,两面皆水,寓“水中平坝”之意得名。嘉庆五年(1800年)设巡检司。1932年置中坝镇。1950年为江油县第三区,1954年更名为城关区。1955年置城关镇,1959年为城郊区,1961年复为城关镇。1981年更为中坝镇。1988年起为江油市治。为农贸物资集散地,曾为四川“四大镇”之一。有机械、发电、化肥、水泥、大理石板材、石灰等厂。中坝酱油、中坝附片著名。宝成铁路及川陕、绵江平公路经此。有红军纪念碑、李白纪念馆及太白公园等名胜。(3)在贵州省石阡县中部、十万屯山南麓。面积75.3平方千米。人口1.7万。清名直峤,因处石阡河上游河东、河西两坝子中间,后改今名。1949年置中魁乡。1953年置中坝乡。1958年改公社,1984年复置中魁乡。1992年建镇。石阡河及其支流包溪河流经。产稻、玉米、小麦、油菜籽、烤烟。是县内重要农贸集市。石镇公路经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休平陵

    东晋安帝司马德宗陵墓。在今江苏南京市东紫金山西南麓。《元和志》卷25上元县:安帝德宗休平陵“在县东北二十里蒋山西南”。

  • 大鳌岭

    一作大鳌山。别名游山。在今安徽黄山市黄山区南二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8太平县“尚书山”条下:“又西南十里为大鳌岭,高二百丈,亘三十里。别名游山。”

  • 高各庄

    ①即今河北滦南县西南二十五里高庄子乡。清光绪 《滦州志》 卷8: 高各庄在 “城南七十里”。②即今河北丰润县西南十五里高各庄镇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 卷54丰润县图: 西南有高各庄。

  • 白沙堡

    ①即今湖南常宁县东南白沙镇。《清一统志·衡州府二》:白沙堡“在常宁县东南七十里,接耒阳县及桂阳州界”。②即今广东曲江县西南白沙镇。明洪武十六年(1383)置濛��巡司于此。

  • 八白室

    在今内蒙古伊克昭盟伊金霍洛旗南伊金霍洛苏木西北。以有供奉成吉思汗陵的“八白室”,故名。

  • 望高山

    在今山东安丘市西北二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5安丘县: 望高山 “山形突兀,远视高耸”。

  • 辽滨塔堡

    清置,即今辽宁新民市东北辽滨塔村。《清一统志·奉天府二》:十方寺堡“在承德县(今沈阳市)西北九十里。相近有辽滨塔堡”。民国《奉天通志》卷76:辽河西南经辽滨塔村, “村中有塔,因地而名之曰辽滨塔”。

  • 大鸣泉

    在今河北正定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4真定府:大鸣泉在“府西二十里。西韩河发源处也。又有韩家、曹马口等泉,凡四十余穴,溉田百余顷”。

  • 亲邻寨

    在今陕西澄城县北二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4澄城县: 亲邻寨 “元末,李思齐命将筑寨为戍守处”。

  • 支提寺

    又名华藏寺。在今福建宁德市西北四十五里支提山双髻峰下。海拔800余米。“支提”,梵语意为灭恶生善。北宋开宝四年(971)吴越王钱俶建,名华严寺。雍熙二年(985)赐名雍熙寺。明永乐五年(1407)赐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