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渣坝热错
在今四川道孚县南中扎坝。清康熙四十年(1701)置中渣坝热错土百户。
在今四川道孚县南中扎坝。清康熙四十年(1701)置中渣坝热错土百户。
即今河北乐亭县东四十里姜各庄镇。清光绪年间于此设千总驻守。
即今山西陵川县西南南马村。《清一统志 ·泽州府》: 南马镇 “在陵川县西。有堡”。在浙江省东阳市西南部,南邻永康市。面积81平方千米。人口4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南马,人口1.1万。以马氏建居南江得名。
清置,属绥化府。即今黑龙江省绥化市东北津河镇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绥化府: 官商路 “东津河镇赴余庆”。在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中东部。面积90平方千米。人口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津河村,人口1900。以境
①隋开皇六年(586)置,治所在无终县(今天津市蓟县)。大业初改为渔阳郡。唐武德二年(619)复置,治所在渔阳县(今天津市蓟县)。贞观元年(627)废。②唐武德二年(619)置,治所在潞县(今北京市通
①唐置,属巂州。在今四川越西县南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达仕城“西南经菁口百二十里至永安城,城当滇笮要冲”。②即今北京市昌平县城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:“明景泰初筑永安城,徙长陵、献陵、景陵三卫于城内。三
南朝梁、陈间置,属南合州。治所在今广东雷州市境。隋大业初废入海康县。
在今四川剑阁县北,南距大剑山三十里。为剑阁道至险地段。唐徐坚《初学记》卷8引《华阳国志》:“诸葛亮相蜀,凿石架空,为飞梁阁道,即古剑阁道”,以通蜀汉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 剑门县:大剑山“其北三十里所有
一名衍。战国魏邑。在今河南郑州市北三十里。《战国策·魏策一》: 苏秦说魏襄王曰: “北有卷、衍。” 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 始皇九年 (前238),“杨端和攻衍氏”。即“衍”。
在今贵州黎平县南三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21黎平府: 宝带山 “蟠旋如带,亘二十余里,绕城西北皆山麓也”。
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西北召口乡南。东距画邑城遗址(桐林田旺遗址)二里。王蠋,战国时齐画邑人, 因进谏齐王不听,故退耕于野。《史记·田单列传》载:“燕之初入齐,闻画邑人王蠋贤,令军中曰‘环画邑三十里无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