丰宁下长官司
明洪武间置,属都匀卫。治所即今贵州独山县西南下司镇。弘治八年(1495)属独山州。清属都匀府。后废。
明洪武二十三年(1390年)置,治今贵州省独山县西南下司。属都匀卫。弘治七年(1494年)改属独山州。清末废。
明洪武间置,属都匀卫。治所即今贵州独山县西南下司镇。弘治八年(1495)属独山州。清属都匀府。后废。
明洪武二十三年(1390年)置,治今贵州省独山县西南下司。属都匀卫。弘治七年(1494年)改属独山州。清末废。
即今河北阳原县东北桑干河支流水沟口河。《清一统志·宣化府二》: 顺圣川 “延袤二百里,地多美刍,明时牧马于此”。即今河北省阳原县东北桑干河支流水沟口河。东西延袤二百余里,地多美刍,明代牧马于此。成化十
即黍谷山。在今北京市密云县南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怀柔县: 黍谷山 “亦曰寒谷。《吴越春秋》: 北过寒谷。谓此山”。
在今广东广州市六二三路沙面东桥侧。1925年6月23日,为声援上海“五卅运动”,省港罢工工人和广东各界人民举行十万人集会和示威游行。当游行队伍途经沙基时,突遭盘踞对岸沙面租界的英、法军队开枪屠杀,此即
在今湖北黄州市东南。北宋 《苏轼集》:“古氏南坡,修竹数千竿,盛夏不见日,蝉鸣鸟呼,有山谷气象。” 南宋陆游 《入蜀记》: “坡西竹林,古氏故物,号南坡。”(1)集镇名。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靖西县西南部。
亦作且如城。为西汉且如县治。在今内蒙古兴和县西北。《魏书·太宗纪》: 神瑞二年 (415)冬十月,“辛酉,行幸沮洳城”。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兴和县西北。西汉时设且如县于此。北魏神瑞二年(415年)拓跋嗣曾
南朝梁大同元年(535)升武帝出生地同夏里为县。治所在今江苏南京市东十五里。陈属建兴郡。隋废。
又作皇屯、黄墩。在今安徽贵池市东南五十里墩上乡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16池州: 黄屯 “在府城东南五十里。唐乾符中,黄巢屯兵于此。稍东二里有石冈,名铁券山,相传唐赐巢铁券处”。清光绪 《重修安徽通志》 卷
即今广西贺县东南铺门镇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平乐府信都厅: “南: 铺门墟有讯。”
在今内蒙古乌审旗或陕西定边县境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武德九年(626),“会突厥郁射设将数万骑屯河南,入塞,围乌城”。胡三省注:“乌城,盖在盐州五原县乌盐池。或曰,在朔方乌水上。”
北宋置,属梅州程乡县。在今广东梅县西北石坑镇。北宋置,属程乡县。即今广东省梅县西北石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