丰顺镇
今广东梅县东北松口镇。明置丰顺巡司于此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3程乡县“太平镇”条内:“县西北百二十里有丰顺巡司,嘉靖末置。隆庆初筑城周二里有奇,以通判驻守,寻以盗平还郡。崇祯初复增设官军汛守。”
今广东梅县东北松口镇。明置丰顺巡司于此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3程乡县“太平镇”条内:“县西北百二十里有丰顺巡司,嘉靖末置。隆庆初筑城周二里有奇,以通判驻守,寻以盗平还郡。崇祯初复增设官军汛守。”
在今甘肃武都县东五十里。《元和志》卷39将利县: “武都有紫水,泥亦紫,汉朝封玺书用紫泥,即此水之泥也。又出上品雄黄,色如鸡冠。”
唐方镇名。贞元三年 (787) 置,治所在夏州 (今陕西靖边县西北白城子)。领夏、绥、银三州。元和九年 (814) 增领宥州。中和二年 (882) 号定难军。唐方镇名。贞元三年(787年)置,治夏州(
清置,属海宁县。即今浙江海宁市 (硖石镇) 东南二十八里袁花镇。明为袁花市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0海宁县 “尖山” 条: “嘉靖三十年,倭据尖山,焚掠袁花市。” 即此。在浙江省海宁市东南部,东邻海盐县。面
在今山东高唐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34高唐州: 鱼丘驿 “明初置马驿于此”。
元至元间改江阴路置,治所即今江苏江阴市。至正二十四年(1364)朱元璋改为连洋州,寻复为江阴州。洪武初改州为江阴县。元至元十四年(1277年)后降江阴路置,治今江苏省江阴市。属江浙行省。辖境约当今江苏
即今福建福清市东南东营。《明通鉴》:嘉靖四十一年(1562),戚继光“旋师抵福清,遇倭自东营澳登陆,击斩二百人”,即此。即今福建省福清市东南东营。《明通鉴》:嘉靖四十一年(1562年),戚继光“旋师抵
旧名沙河。即今辽宁瓦房店市西北复州河。《清一统志· 奉天府一》: 复州河 “在复州城东十五里,旧名沙河。…… 《通志》: 今河源出安博罗山,西南流至北汛口入海,即沙河也”。
北宋大观三年 (1109) 置,治所在承流县(今贵州习水县西南土城镇)。辖境相当今贵州习水县和赤水市地。宣和三年 (1121) 废。
北宋置,为通州八盐场之一。即今江苏通州市(金沙镇)西北西亭镇。清时置盐课大使于此。即今江苏省通州市西北西亭镇。宋、元时设盐场,明置有盐场巡检司,清时盐课大使驻此。
即今四川彭州市北之湔江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7彭县:王村河“在县北三十里。源出九峰山,经堋口镇,又南至竹鸡河,合白水、黑水、中隋、乾溪、大隋、白鹿七河,注于沱江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