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临安府

临安府

①南宋建炎三年 (1129) 升杭州置,治所在钱塘、仁和二县 (今浙江杭州市)。绍兴八年(1138) 年正式定都于此。辖境约相当今浙江杭州、海宁、余杭、富阳四市及临安县地。元至元十五年(1278) 改置杭州路。

②明洪武十五年(1382) 改临安路置,属云南布政司。治所在建水州 (即今云南建水县)。辖境约当今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大部,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大部,通海、华宁、峨山、新平等县及越南部分地方。清代属云南省,治所在建水县 (今云南建水县)。辖境约当今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大部,通海、华宁、峨山等县及越南部分地方。1913年废。


(1)南宋建炎三年(1129年)升杭州置,治钱塘县(今杭州市)。辖境约当今浙江省桐溪、富春江以北,天目山脉东南地区及杭州湾北岸的海宁等地。绍兴八年(1138年)定为都。元时改为杭州路。(2)明洪武十五年(1382年)改临安路为府,治建水州(今云南建水县)。属云南省。辖境相当今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(弥勒县除外)及通海、华宁、新平、峨山等县地。清因之。1913年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茌山

    在今山东茌平县东北。《清一统志 ·东昌府一》: 茌山 “土脉赤坟,横亘五百余步。《府志》: 相传金、元时取土筑城,其山遂平”。

  • 祠山

    即横山。在今安徽广德县西北五里。《寰宇记》卷103广德县: 祠山 “在县西五里。旧为横山。有广德王张公祠,天宝中封为祠山”。

  • 大理府

    明洪武十五年(1382)置,属云南布政司。治所在太和县(今云南大理市北二十六里大理古城)。辖境约当今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中部。1913年废。明洪武十五年(1382年)改大理路置,治太和县(今云南大理市北

  • 半壁山

    ①在今河北隆化县西北一百七里。《清一统志·承德府二》:半壁山“在丰宁县北, 石壁陡削,形状堵墙,小滦河流径其下,其北即围场界”。②在今湖北阳新县东北,与田家镇分据大江南北,为长江中游战守要地。清咸丰三

  • 俸可汛

    即今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东北一百六十二里奉科乡 (营盘)。清设俸可汛。

  • 亦速里河卫

    明永乐五年(1407)置,属奴儿干都司。在今乌苏里江流域。后废。明永乐五年(1407年)置,治所今址不详。辖境约当今黑龙江省乌苏里江流域。后废。

  • 王官屯

    即今河北沧县东南王官屯乡。清乾隆《沧州志》卷2坊集:南路有王官屯。

  • 刘聚

    即春秋时周之留邑。在今河南偃师市西南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河南郡缑氏县:“刘聚,周大夫刘子邑。”《水经·洛水注》:刘水“出半石东山,西北流径刘聚,三面临涧,在缑氏西南,周畿内刘子国”。

  • 淇澳

    在今广东珠海市北淇澳岛淇澳村。清乾隆三十四年 (1769) 置巡司于此。即今广东省中山市东南海中淇澳岛上淇澳。清乾隆三十四年(1769年)于此置巡检司。

  • 萨纳珠山

    在今新疆皮山县东南。《清一统志·叶尔羌》: 萨纳珠山 “在叶尔羌东南,萨纳珠东南,自英额齐盘至此,东西延亘,为叶尔羌南境诸山,皆由葱岭分支,东南行六百余里,接和阗南境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