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临江县

临江县

①西汉置,属巴郡。治所即今四川忠县。《寰宇记》 卷149忠州: 临江县 “本以临川江为名”。王莽改为监江县,东汉复为临江县。东晋常璩 《华阳国志·巴志》: 临江县 “有盐官,在监、涂二溪,一郡所仰; 其豪门亦家有盐井”。南朝梁大同六年(540) 为临江郡治。西魏废帝二年 (553) 为临州治。隋大业初属巴东郡、义宁二年 (618) 复为临州治。唐贞观八年 (634) 改为忠州治。南宋咸淳元年 (1265) 升为咸淳府治,迁治今忠县东二十里黄华城。元复为忠州治,迁回今忠县。明洪武初废入忠州。

②西晋太康元年 (280) 析秣陵县置,属丹阳郡。治所即今江苏江宁县西南江宁镇。二年 (281) 改名江宁县。

③东晋义熙中置,属山阳郡。治所在今江苏如皋市南。寻属海陵郡。北周省入宁海县。

④西魏置,属淯阳郡。治所在今陕西旬阳县境。北周废入黄土县。

⑤唐贞观十二年 (638) 置,为瀼州治。治所在今广西上思县西南。贞元后废。

⑥唐置,属武安州。治所在今越南海防市境。后废。

⑦清光绪二十八年 (1902) 析通化县置,属兴京厅(后升为兴京府)。治所在帽儿山 (今吉林临江市)。以临鸭绿江,故名。民国初属奉天省东边道。1929年直属辽宁省。1954年改属吉林省。1960年撤销,并入浑江市。1992年复置临江县。1993年改设临江市。

⑧1913年改临江府置,属吉林省依兰道。治所在拉哈苏苏 (今黑龙江省同江市)。据民国魏声龢《吉林地志》: “以地当松 (花江)、黑 (龙江) 两江之汇口,故名临江。” 1914年改名同江县。


(1)古县名。(1)西汉置,治今重庆市忠县。属巴郡。南北朝时曾为临江郡、临州治。唐为忠州治,宋为咸淳府治,元仍为忠州治。明洪武中省入忠州。(2)西晋太康元年(280年)分秣陵县置,治今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西南江宁镇。属丹杨郡。次年改名江宁县。(3)东晋义熙七年(411年)置,治今江苏省如皋市南。始属山阳郡,寻改属海陵郡。北周废。(4)唐贞观十二年(638年)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上思县西南。属上思州。贞元后废。(2)古旧县名。清光绪二十八年(1902年)置,治猫儿山(今吉林临江市)。后历有废置。1993年改设临江市。(3)旧县名。1913年废临江府置,治今黑龙江省同江市。1914年因与吉林省临江县重名,改名同江县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诸葛岭

    在今湖南东安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1东安县: 诸葛岭,“ 《志》 云: 先主牧荆州,遣武侯督长沙、桂阳、零陵三郡赋,曾屯驻于此,因名”。《清一统志·永州府一》 谓在 “东安县 (旧治紫溪市) 南半

  • 客岭山

    即骑田岭。在今湖南郴县南。《续汉书·郡国志》 桂阳郡郴县: “有客岭山。”古山名。又称上岭山、黄岭山、骑田岭、腊岭。在今湖南省宜章县与郴州市交界处。为五岭之一。

  • 马鲁察叶可

    亦作马鲁察。在今阿富汗北境。《元史·太祖纪》:十六年(1222),“冬十月,皇子拖雷克马鲁察叶可、马鲁、昔剌思等城”。

  • 毛夕里

    亦作勿斯离、木发里、麻呵斯离。即今伊拉克北部摩苏尔。《元史·地理志·西北地附录》 有“毛夕里”。

  • 高阳国

    西晋泰始元年 (265) 置,治所在博陆县(今河北蠡县南十五里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蠡县、博野、肃宁、安新、徐水、清苑县及保定市地。北魏改为高阳郡。西晋泰始元年(265年)置,治博陆县(今河北蠡县南)。属

  • 鹁鹆井

    在今河北临城县西北二十里。明正德 《赵州志》 卷4临城县: “鹁鹆井,在县西北二十里。按:《碑记》 云: 昔沛公避项羽之难于井中时,有双鹆集于其上,追者不疑,公遂获脱。后人立庙祀公于此。” 清同治 《

  • 向家坝

    即今湖北竹溪县东南向家坝镇。清有千总、额外外委驻防。

  • 马峪

    即今河北赞皇县西南三十里下马峪乡。道直通临城县。清于此设把总。

  • 阙塞

    春秋周地。在今河南洛阳市南二十五里龙门山。《左传》: 昭公二十六年 (前516),“晋知跞、赵鞅帅师纳王,使汝宽守阙塞”。杜注: “洛阳西南伊阙口也。” 《水经·伊水注》: “伊水又北入伊阙。昔大禹疏

  • 滥水

    ①即今甘肃临洮县东东峪沟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 “滥水又西北,径武街城南,又西北径降狄道故城东。昔马援为陇西太守六年,为狄道开渠,引水种秔稻,而郡中乐业,即此水也。滥水又西北流,注于洮水。”②即今青海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