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久隆镇

久隆镇

即今江苏启东市西北久隆镇。原属崇明县。民国《续海门厅图志》:“别有崇海司巡检,光绪二十八年崇明原裁貊貔司巡检改设,分隶崇海,驻崇境久隆镇。”后划归海门。又划归启东。


(1)在江苏省启东市西部、新三和港两岸。面积69平方千米。人口 5.8 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久隆,人口5100。以“永久兴隆”之意命名。1957年合并更生、新本、红星、源勇、新东五乡为久隆乡,1958年改公社。1983年复为久隆乡,1987年改置镇。2000年新港乡并入。产玉米、棉花、豆类、油菜籽等。有建材、服装、轻工、纺织等厂。新吕等公路经此。(2)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钦南区北部。面积223平方千米。人口3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久隆街,人口1500。因驻地附近有九条小山脉如九龙汇集,原称九龙,后谐音改今名。1950年设乡,1960年改公社,1984年复乡,1993年置镇。产稻、甘蔗、菠萝、柑橙、西瓜等。有农机、木材加工、酿酒、竹编、爆竹等厂。设有农贸集市。有公路接325国道和南北公路。古迹有隋唐古墓群和钦江县古城遗址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米州

    ①唐武德七年(624)以靖州改置,治所在高安县(今江西高安县),旋又改为筠州。八年(625)废。②唐贞观五年(631)置,治所在米川县(今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西黄河南岸)。辖境相当今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

  • 肃远砦

    北宋置,属通远县。在今甘肃环县北四十里。后废。

  • 孝敬陵

    即恭陵。在今河南偃师市南缑氏乡滹沱村西南景山白云峰之巅。为唐高宗太子李弘的陵墓。

  • 卷县

    西汉置,属河南郡。治所在河南原阳县西圈城。西晋属荥阳郡。北魏太平真君八年 (447) 废。太和十一年 (487) 复置,北齐废。古县名。本战国魏邑。西汉置县,治今河南省原阳县西南原武西北。两汉属河南郡

  • 府场

    即今湖北洪湖市西北九十里府场镇。民国《湖北通志》 卷33 《乡镇》: 沔阳州 (治所在今市西南沔城镇) 南乡有 “府场”。

  • 板浦镇

    即今江苏灌云县北板浦镇。《清一统志·海州》: 板浦镇 “有盐场。为商贾辐辏之所”。1913年于此置灌云县。1948年灌云县徙治大伊镇。在江苏省灌云县北部。面积78.8平方千米。人口6.1万。镇人民政府

  • 八功德水

    ①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钟山东。宋《景定建康志》卷19:八功德水“在蒋山悟真庵后。因梁天监得名”。又引《天圣记》云:“天监中,有胡僧昙隐飞锡寓止修行,忽一庞眉叟相谓曰:予山龙也。知师渴,饮功德池,措之无难

  • 方里集

    即今河南长垣县东北方里乡。明嘉靖《长垣县志》卷1《镇集》:“方里集,城东北三十五里。”集镇名。在河北省魏县城西南部。属北台头乡。人口 3320。以集市大得名。产小麦、玉米。有制砖厂。通公路。

  • 白蚬江

    即古东江。又名白蚬湖。故道自今江苏吴县东南三十里古三江口与松江分流,经白蚬湖东南流入海。

  • 徐家渡

    即今江西上高县西北徐家渡镇。清同治《江西全省舆图》 卷4: 上高县有徐家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