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义宁县

义宁县

①南朝宋元嘉二十七年(450)置,属新会郡。治所在今广东开平市西北天露山东。隋属南海郡。唐武德五年(622)属冈州, 开元二十三年(735)属广州。北宋移治今新会市西南,太平兴国二年(977)改为信安县。

②南齐置,属义安郡。治所在今湖北襄阳县西。后废。

③南齐置,属武昌郡。寄治鄂县(今湖北鄂州市西南)。后废。

④北魏建义元年(528)置,属义宁郡。治所在今山西安泽县北二十六里和川镇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)改为和川县。

⑤五代晋天福八年(943)升归义场置,属桂州。治所在广西临桂县西北五通镇。北宋开宝五年(972)废,次年复置。南宋属静江府。元属静江路。明属桂林府。民国初属广西桂林道。1928年直属广西省。1951年并入临桂、灵川二县。

⑥1912年改义宁州置,属江西省。治所即今江西修水县。1914年改为修水县。


(1)古县名。(1)南朝宋元嘉六年(429年)置,治今广东省开平市西北天露山东。属新会郡。隋改属冈州。唐天宝初属广州。北宋时移治今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西南小冈镇,属新州。太平兴国二年(977年)改信安县。(2)北魏建义元年(528年)分禽昌县置,治今山西省安泽县北和川镇。属义宁郡。隋开皇三年(583年)属晋州。十八年(598年)改和川县。(2)古旧县名。五代晋天福八年(943年)升归义场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临桂县西北五通。属桂州。北宋开宝五年(972年)废,六年复置。南宋属静江府。元属静江路。明属桂林府,隆庆五年(1571年)改属永宁州。清属桂林府。(3)旧县名。1912年由义宁州改置,治今江西省修水县驻地义宁镇。因与广西省义宁县重复,1914年更名修水县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仙霞贯镇

    亦作仙霞观。即今江西于都县东北七十里仙下乡。清同治《江西全省舆图》卷9:雩都县东北有仙霞观墟。

  • 五嶆厅

    清雍正二年(1724)于五嶆地置,属广西直隶州。治所在今云南丘北县西北六十四里官寨。“嶆”即嶆子,当地俗称狭长低洼的谷地为嶆。五嶆指飞土嶆、革勒嶆、官寨嶆、白马嶆、蚌郎嶆。乾隆三十五年(1770)改属

  • 春州

    唐武德四年 (621) 平萧铣置,治所在阳春县 (今广东阳春市)。天宝元年 (742) 改为南陵郡,乾元元年 (758) 复为春州。辖境相当今广东阳春市地。北宋熙宁六年 (1073) 废。(1)唐武德

  • 丁山

    又名丁公山、文明山。在今四川合江县西南三十五里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53泸州:丁公山“在安乐溪之左,高逾千仞,舟行数百里,隐隐烟云间”。《永乐大典》卷1822《泸州志》:丁山“在合江县西南五十里。其山峰状

  • 乌奴山

    又名乌龙山。在今四川广元市西嘉陵江边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84利州:乌奴山“在绵谷县。以李乌奴得名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8广元县:乌奴山在“县西二里嘉陵江岸。峭壁如削,高不可上。晋、宋间有氐李乌奴者,据此作

  • ①西周封国。姜姓。在今山东莒南县东北。春秋初为莒国所灭。《春秋》:隐公二年(前721),“夏五月,莒人入向”。即此。②周畿内邑。在今河南济源市西南。《诗经·小雅·十月之交》:“皇父孔圣,作都于向。”《

  • 雩山

    在今江西于都县北。《寰宇记》 卷108虔州雩都县: 雩山,“耆老相传云,昔有人于此山下祈雨,往往感应,故曰雩山”。《清一统志·赣州府一》: 雩山 “在雩都县北三十五里。高可摩霄,雩水出其下,为邑望山”

  • 押懒路

    即耶懒路。治所在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东北塔乌黑龙流域。《金史·地理志》 恤品路: “耶懒又书作押懒。”

  • 土桥子

    即今吉林榆树市东南土桥镇。清光绪《吉林通志》卷16伯都讷厅:东南“八十里土桥子镇”。(按:伯都讷厅治在今榆树市)。民国熊知白《东北县治纪要》吉林榆树县: “县属土桥子,在县市东百余里。”

  • 官车镇

    在今山西沁源县东北。《清一统志 · 沁州》: 官车镇 “在沁源县东北四十里。有堡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