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乌兰县

乌兰县

①北周置,属平高郡。治所在今甘肃靖远县西南(一说在今会宁县西北)。后废。

②唐武德九年(626)置,属会州。因乌兰山得名。治所在今甘肃靖远县西南(一说在今会宁县西北)。唐末废。


(1)古县名。北周武帝置,治今甘肃省榆中县东北。属平高郡。隋属会宁郡。唐属会州。广德后地入吐蕃。(2)今县名。在青海省东北部,柴达木盆地东北缘。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。面积1.07万平方千米。人口10.2万。辖3镇、2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希里沟镇。1917年属都兰理事辖(驻都兰寺)。1931年属都兰县。1936年都兰县治移希里沟。1951年移治察汗乌苏。1950年为都兰县第一区(希里沟区)。1958年从都兰县部分地区析置茶卡工作委员会,驻希里沟。1959年撤销工委,设乌兰县。乌兰,系蒙古语,意为“红色”。因境内“乌兰布拉格”即“红水泉”得名。隶海西蒙藏哈萨克族自治州。1963年改属海西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自治州。1985年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。1962年德令哈县撤销并入。1988年又从县城西部析置德令哈市。位于柴达木盆地东北缘。是一个四周环山的山间盆地,多河流、湖泊。有茶卡盐湖、柯柯盐湖。属大陆性高原气候。农牧业发达。农产春小麦、青稞、蚕豆、豌豆、油菜籽和蔬菜。畜产改良半细毛羊、牦牛、骆驼、黄牛、山羊。有藏羚羊、猞猁、麝、鹿、盘羊、黄羊、熊、雪鸡、石鸡、野鸭等野生动物,并产雪莲、大黄、锁阳、冬虫夏草、枸杞、麝香、鹿茸、熊掌等药材。特产紫皮大蒜、枸杞、旱獭皮、山羊绒等,尤以白山羊绒在国际市场享有盛誉。矿产有铁、锰、锂、钨、锌、池盐、碱、芒硝、长石、硅石、云母、石灰石、白云石、蛇纹石、石墨等。工业有电力、造纸、采盐、建材、汽车修理、粮油加工、副食品加工等。为“三北”防护林建设的重点建设县之一,大部地区已田成方,林成园。青藏铁路(在建)和青新、青藏公路经此。古迹有希里沟古城、都兰寺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论山

    在今江苏丹阳市东南。元《至顺镇江志》卷7:论山“七十二福地之第三十八也。……神仙所居”。

  • 归元寺

    在今湖北武汉市汉阳翠微街西端。清顺治年间由白光和尚就明葵园旧址创建,取佛家《楞严经》中“归元无二路,方便有多门”偈语得名。为武汉市佛教四大丛林之一。多次重修。现存建筑系清同治三年(1864)、光绪二十

  • 归安镇

    一名香獐坝。在今陕西安康市北五里。《资治通鉴》:五代周显德五年(958),李玉自长安袭蜀归安镇,“蜀归安镇遏使李承勋据险邀之,斩玉,其众皆没”。古镇名。在今陕西省安康市北。五代时属蜀金州界。《资治通鉴

  • 阳朔山

    ①即海阳山。亦即今广西东北部兴安、灌阳、灵川、恭城县境之海洋山。《续汉书·郡国志》零陵县:“阳朔山,湘水出。”《水经·湘水注》:阳海山“即阳朔山也。应劭曰:湘出零山,盖山之殊名也。山在始安县北,县故零

  • 任公亭

    在今湖北黄州市东南。北宋苏辙《师中菴记》:“师中姓任氏,来齐安,尝游息于定惠院。既去,郡人名其亭曰任公。”

  • 双桥水

    即今广东开平市西北镇海水。《清一统志·肇庆府》:双桥水“在开平县(今巷城镇)东北四十里。源出皂幕山,曰水坪海。西南流经老虎山,与庞村水合,又东经县东门至合水咀,与独鹤水合”。东南流与蚬冈水合,东流为潭

  • 隘门关

    即今河北蔚县西南四十里石门口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4蔚州: 隘门关 “路通灵丘、广昌二县。宋置戍守于此。明初置巡司。其东有龟峪,路通广昌县”。

  • 春秋晋邑。在今河北赵县西北轮城。《左传》:哀公四年 (前491),齐 “国夏伐晋,取邢、任、栾、鄗、逆畤、阴人、盂、壶口”。杜注: “八邑,晋地。栾在赵国平棘县西北。”古邑名。春秋晋邑。即今河北省赵县

  • 三阳湖

    在今湖北仙桃市西南沔城镇西二里。《舆地纪胜》卷76复州:三阳湖“在玉沙县西二里。东曰朝阳,南曰南阳,北曰水阳,故曰三阳”。即“昭阳湖”。

  • 大名城

    亦作大明城。在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大明镇。辽统和二十五年(1007)于此兴建中京城,规模宏大。至明永乐初始废弃。遗址尚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