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乌拉特后旗

乌拉特后旗

俗称东公旗。清顺治五年(1648)建旗,属乌兰察布盟。治所原在铁柱谷(蒙古名哈达马尔,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哈德门口子)。1914年划归绥远特别区,1928年属绥远省。20世纪30年代迁治管家窑子(今乌拉特前旗东北明安)。1952年并入乌拉特中后联合旗。1970年由乌拉特中后联合旗西部地析置潮格旗,驻潮格温都尔(后改名赛乌素镇)。1981年改名乌拉特后旗。


在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,北界蒙古国。属巴彦淖尔市。面积2.5万平方千米。人口5.6万。有蒙古、汉、回、满、藏、达斡尔等民族,其中蒙古族占28%。辖3镇、9苏木。旗人民政府驻赛乌素镇。乌拉特系蒙古部落名,意为“能工巧匠”,因元宫廷工匠得名。西夏置黑山威福军司。后金天聪七年(1633年)成吉思汗弟哈布图哈萨尔十八世孙鄂木布、图巴和十九世孙色楞三人从呼伦贝尔率乌拉特部迁来今地驻牧。清顺治五年(1648年)叙从征功,封爵,设乌拉特前、中、后三旗,亦称三公旗,此地为后旗,亦称东公旗,隶乌兰察布盟。1952年与乌拉特中旗合并置乌拉特中后联合旗,治海流图,属绥远省。1954年绥远省撤销,改属内蒙古自治区。1958年划归巴彦淖尔盟。1970年划出西部八个苏木置潮格温都尔旗,治今朝格温都尔(1981年改名赛乌素镇)。1982年复名乌拉特后旗。2003年属巴彦淖尔市。地处内蒙古高原中西部,狼山横贯旗境。属中温带干旱气候。经济以畜牧业为主,畜产牛、马、绵羊、山羊、骆驼。农产小麦、玉米、甜菜、糜黍、马铃薯等。野生动物有团羊、羚羊、黄羊、腾驴、狼、狐狸等。矿产有硫铁、铜、锌、铅、油页岩、磷等。工业有化工、皮革、水泥、地毯、食品加工、民族服装等厂和铜矿、硫铁矿场。有临赛、敖川公路。古迹有阴山岩画、呼和温都尔岩画、秦汉长城遗址、大坝沟口石城遗址、萨拉达布庙和敖包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筹坑山

    在今福建政和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7建宁府政和县: 筹坑山在 “县东北二十里。山高广,峰岩泉石种种奇胜。共最高者曰天柱峰”。

  • 曲子县

    1936年4月西北革命根据地由庆阳、环县二县析置,治曲子镇(今甘肃环县东南曲子镇)。1950年5月撤销,并入庆阳、环县二县。旧县名。陕甘苏区设。1936年由甘肃省环县和庆阳县析置,治今环县曲子镇。县以

  • 期城县

    隋开皇十八年 (598) 改南阳县置,属伊州。治所在今河南郏县西北。大业初属襄城郡,四年(608) 废入郏城县。唐武德元年 (618) 复置,属汝州,贞观元年 (627) 废。古县名。唐武德元年(61

  • 天女城

    在今云南晋宁县(昆阳镇)东北二十四里,晋城镇西天城门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4晋宁州:天女城“在州(今晋城镇)西。晋大安中,李毅为益州部南夷校尉。病卒,女秀明达,有父才,权领南中,城盖秀所筑,因名”。

  • 卜忽秃河卫

    明永乐十二年(1414)置,属奴儿干都司。在今吉林延吉朝鲜族自治州布尔哈通河流域。后废。明永乐十二年(1414年)置,今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布尔哈通河流域。隶奴儿干都司。后废。

  • 召化堡

    一名杨柳堡。明嘉靖二十四年(1545)置,在今湖北巴东县西南。《清一统志·宜昌府》:召化堡“在巴东县南八十里。一名杨柳堡。以其地名杨柳荒也。深林密菁,当施、建要路。南通石柱、连天二关”。又称杨柳堡。明

  • 华池县

    ①西魏置,属蔚州。北周废。隋仁寿二年(602)复置,属庆州。治所在今甘肃华池县东南东华池村东北二里。《元和志》卷3华池县:“因县西华池水为名。”大业元年(605)移治东华池。十三年(617)废。唐武德

  • 博阳县

    秦置,为济北郡治。治所在今山东泰安市东南三十里旧县。《汉书·异姓诸侯王表》: 汉高帝元年 (前206),田安为济北王,“都博阳”。即此。汉以后称为博县。古县名。(1)秦以博邑置,治今山东省泰安市东南旧

  • 黄茅市

    即今江西万载县西黄茅镇。清同治 《江西全省舆图》 卷5: 万载县西 “仙人塘又五里至黄茅”。

  • 净业湖

    今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内西海、积水潭一带。俗称净业湖。因水北有净业寺而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