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九峰镇

九峰镇

即今广东乐昌市北九峰镇。元、明、清置巡司于此。


(1)在福建省平和县西南部,扼九峰溪上游,与广东省相邻。面积211平方千米。人口4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石门楼,人口260。以境内九峰山得名。原名河头。明正德十四年(1519年)至1949年为平和县治。1958年设九峰公社,1985年置镇。为县西南部物资交流中心。以产大芹山乌龙茶叶著名。古迹有东门头牌楼,为精美的艺术雕刻。郊柏公路经此。有农民协会遗址。(2)在广东省乐昌市东北部、武江支流九峰河上游。面积153平方千米。人口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九峰圩,人口 1050。因境内有五指、向日、马蹄等九座山峰得名。1950年属乐昌县四区。1955年改设九峰区,1957年设乡。1958年属红旗公社,1960年析置九峰公社。1983年改区,1987年建镇。地处蔚岭山地中部。境北风门坳是冬季风主要通道。乐昌市重点林产区之一,产杉、松、杂木、毛竹等。主产稻,并产花生、甘薯及茶叶、猕猴桃、西瓜、柑橘、冬菇。有野生黄连、厚朴等药材,人工种植三七、西洋参。有萤石、钨、高岭土、钼等矿。有农具、制碗、铸锅、服装等厂和水电站。坪新公路经此。(3)在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南部。面积24.3平方千米。人口1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钓鱼台,人口 8400。因境内凌云山有九座秀丽山峰,故名。1949年为九峰乡,1958年改公社。1984年复乡,2001年置镇。为省商品粮、瘦肉型猪、蚕茧生产基地。乐五、乐茅公路交会于此。有凌云寺、乌尤寺、乐山大佛等名胜古迹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天渊池

    ①三国魏黄初五年(224)开凿。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北隅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文帝纪》:黄初五年(224),“是岁,穿天渊池”。北魏杨衒之《洛阳伽蓝记》卷1:“华林园中有大海,即魏天渊池。池中犹有文

  • 土门关

    ①即井陉关,在今河北井陉县北井陉山上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获鹿县:“有故井陉关,一名土门关。”《明史·地理志》 获鹿县:“又有土门关在西,亦曰井陉关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10:井陉“亦曰土门关,《地记》:

  • 金肃州

    亦作金肃军。辽重熙十二年 (1043)置,属西京道西南面招讨司。治所即今内蒙古达拉特旗东南城塔村古城。《辽史· 天祚帝纪 》: 保大三年 (1123),西遁云内,夏国王李乾顺遣使请临其国,“渡 (黄)

  • 高桐关

    在今新疆吐鲁番市西北。《晋书· 吕光载记》: 东晋太元十年 (385),吕光自西域还,“苻坚高昌太守杨翰说其凉州刺史梁熙拒守高桐、伊吾二关。熙不从”。

  • 法轮寺

    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东北,太平门内九华山下。《南齐书·崔慧景传》: 崔慧景 “性好谈义,兼解佛理,顿法轮寺,对客高谈”。即此。

  • 弗朵河站

    明初改元佛朵火站置,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西岸付答哈河口。明《辽东志》卷9:海西东水陆城站有狗站“弗朵河站”。后废。

  • 忽禅河

    即忽章河。今哈萨克斯坦锡尔河。

  • 仁庆林

    即仁进里。今西藏墨竹工卡县东南仁青。

  • 浣衣里

    在今河南汤阴县西南七里。西晋侍中嵇绍葬处。《寰宇记》 卷55汤阴县浣衣里引 《邺中记》:“惠帝师败汤阴,千官皆走,独绍端冕帝侧,以身捍主,遂至见害,血溅御衣。及事宁,左右欲浣之,帝曰: ‘此嵇侍中血,

  • 散关

    在今陕西宝鸡市西南五十二里大散岭上。当秦岭孔道,扼川、陕交通咽喉,为古代军事要地。《后汉书·顺阳怀侯嘉传》: 建武二年 (26),延岑引兵 “北入散关,至陈仓,嘉追击破之”。李贤注: “散关,故城在今